首页 理论教育 学者四失:贪、少、懒、止

学者四失:贪、少、懒、止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也者,长⑥善而救其失者也。戴圣,字次君,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经学家,世称“小戴”。学习的人容易犯四种过失,传授知识的老师必须了解。人们学习,有的过失在于贪多;有的过失在于求少;有的过失在于觉得容易,不认真学习;有的过失在于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不求进取。这四种过失,其心理状态是不同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过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学者四失:贪、少、懒、止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本文出自《礼记》。《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是由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参考书。

戴圣(生卒不详),字次君,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经学家,世称“小戴”。

①失:错误,过失。②或:有的。③多:贪多。④易:认为……容易。⑤救:补救。⑥长:发扬。

学习的人容易犯四种过失,传授知识的老师必须了解。人们学习,有的过失在于贪多;有的过失在于求少;有的过失在于觉得容易,不认真学习;有的过失在于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不求进取。这四种过失,其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然后才能纠正他们的过失。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过失。

这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论述了人们学习中常见的四种问题:一贪多,二求少,三不认真,四畏难。对照自己的学习态度,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及时调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们应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循序渐近,从易到难,积少成多,一步一个脚印。

《礼记·学记》是先秦时期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其中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比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些格言警句,到现在仍然有教育作用。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www.xing528.com)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之。

学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停顿恰当的句子,画“√”。

(1)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2)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