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魏文章特点与风貌的分析介绍

汉魏文章特点与风貌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未能擒权馘亮,庶将虏其雄率,歼其丑类。全文骈散交织,亦骈亦散,自然成文,这正是演化阶段骈文的特征。文章骈散相间,不事藻饰,而文情并茂,气扬采飞。东汉以来文章的骈化趋势,至此是大大地推进了一步。由汉入魏的作家中,吴质也是文章高手。全书骈俪句式占有较大比重,但骈散相间,使语气顿挫有致,通畅自如。

汉魏文章特点与风貌的分析介绍

一、骈散相间、慷慨多气的汉魏文章

汉魏之际的骈文作家,首推曹丕曹植

曹丕与曹植,都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在人生遭遇上,曹丕较曹植要好得多,他篡汉称帝,声势显赫。但整个建安时期社会离乱所造成的文人普遍的心态,在他的诗文中同样有着强烈的表现。曹丕的诏、令、书、教等文字,以骈体居多,又特别长于书信。最负盛誉的是《与朝歌令吴质书》,书中追怀往事,哀悼故人,但抒胸怀,不假造作,婉曲清丽,情深意长。文中不用典故,不加藻饰,句式工整,而又不刻意讲究对偶,显示出早期骈文的特点。

曹植的作品也同样体现着这阶段骈文的特点,但比曹丕写得靡丽,更讲究词采。加上他一生饱受猜忌,实同囚虏,所以文笔特别奔放恣肆。《求自试表》便集中体现了这种特点。这篇文章是作者在备受猜忌中于公元228年上给魏明帝曹睿的表文,文中一力表达自己报国立功的志愿,并流露出政治上遭受压抑的苦闷,全文共分6段,第一段论君臣关系,并言自己“蒙国重恩”,当思报效;第二段论国家形势以及众先贤的以身报国;这两段都为后面表明自己的愿望作了有力铺垫。第三段明确表明自己急于立功报国的强烈愿望,其文如下:

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以二方未克为念。伏见先帝武臣宿兵,年耆即世者有闻矣,虽贤不乏世,宿将旧卒犹习战也。窃不自量,志在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效臣锥刀之用,使得西属大将军,当一校之队;若东属大司马,统偏师之任,必乘危蹈险,骋舟奋骊,突刃触锋,为士卒先。虽未能擒权馘亮,庶将虏其雄率,歼其丑类。必效须臾之捷,以灭终身之愧。使名挂史笔,事列朝策。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也。如微才弗试,没世无闻,徒荣其躯而丰其体,生无益於事,死无损於数,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於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此段以后,直至篇末,仍从不同角度伸言其坚定不移的报国壮志。全文情词恳切,于满怀豪情之中深寓愤懑抑郁之气。尤其是上面节引的一段文字,更是披肝沥胆,感人至深。此文典雅博洽,富于文采,骈偶成分特重。如此段中“必效须臾之捷,以灭终身之愧”,“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以及第五段中“臣闻骐骥长鸣,伯乐昭其能;卢狗悲号,韩国知其才”等骈句,既工整精彩,又非刻意雕琢。全文骈散交织,亦骈亦散,自然成文,这正是演化阶段骈文的特征。

依附于曹氏集团的建安七子都能骈文,其中成就较高的是孔融陈琳和徐幹。孔融的文章流传下来的,以《荐祢衡表》和《与曹公论盛孝章书》最有名,两篇都是骈俪色彩很浓的作品。文章骈散相间,不事藻饰,而文情并茂,气扬采飞。陈琳尤擅长写章表书记一类文字,传世的作品有《为袁绍檄豫州》和《檄吴将校部曲文》等。其中《为袁绍檄豫州》是他代袁绍写的讨伐曹操的檄文。这篇文章铺陈形势,引古证今,反复申论,文词英拔。其中写大军气势的一节文字,便是很工整的骈句,华美匀称,音调铿锵。其命意选词,变化无端,富有强烈的战斗性和鼓动性。文中开始用典,但用得自然,融合无迹。全篇文辞色浓而味腴。东汉以来文章的骈化趋势,至此是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应玚(?—217),字德琏,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也是汉魏间为骈文走向成熟推波助澜的一位作家。《艺文类聚》卷21载有他的一篇《报庞惠慕书》,似非全文,但骈体特征非常明显。他流传下来的还有一篇《文质论》,不仅敷扬文藻,而且一些段落还押韵。如起首一节:

盖皇穹肇载,阴阳初分;日月运其光,列宿曜于文;百谷丽于土,芳华茂于春。是以圣人合德天地,禀气淳灵;仰观象于玄表,俯察式于群形;穷神知化,万物是经。故否泰易趋,道无攸一;二政代序,有文有质。

这是隔句押韵的骈句,用韵宽,而且转换韵脚,这种句式使它有些象赋,这在以前的骈文中是很少见的。(www.xing528.com)

七子之中,王粲、徐幹、刘桢、阮瑀也能骈文。但王粲骈俪功夫主要体现在他的赋中。阮瑀的《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引古论今,都用骈句。刘桢《答魏太子丕借廓落带书》也是语句工整,词采灿然。徐幹的《中论》虽是学术著作,辞采不求华丽,但同样典雅,而论事则排比言辞,比类以成骈,显得很有气势。由汉入魏的作家中,吴质也是文章高手。吴质(177—230),字季重,济阴(今山东定陶)人。吴质留下来的作品有与曹氏兄弟的三封书信。三书都有很浓的骈俪色彩,又以《答东阿王书》最有代表性。全书骈俪句式占有较大比重,但骈散相间,使语气顿挫有致,通畅自如。中间借历史典故婉转陈情,既表达了自己有才能而不得重用,抱负难以施展的郁愤与牢骚,又显得含蓄得体,温文尔雅。但作为尚未成熟的骈文,这篇书信在对仗和虚字的使用上,仍不十分讲究。有些对句,如“秦筝发徽,二八迭奏”、“墨子回车,而质四年”、“耳嘈嘈于无闻,情踊跃于鞍马”,都只是意思相对,显得不很规范。

曹魏作家中还有一位应璩也能骈文。应璩(190—252),字休琏,应玚之弟,所存作品,书牍最多,以文藻秀丽冠绝当世。其文章骈俪色彩比上述各家更浓。其中《与侍郎曹长思书》是他很不得意之时写给其表弟曹长思以叙说自己怀抱的信,文章开头先叙对表弟的思念之情,再叙自己对仕途升沉的看法,第三段则写自己清高自守,不合流俗的情怀,其文如下:

德非陈平,门无结驷之迹;学非扬雄,堂无好事之客;才劣仲舒,无下帷之思;家贫孟公,无置酒之乐。悲风起于闺闼,红尘蔽于几榻。幸有袁生,时步玉趾。樵苏不爨,清谈而已,有似周党之过闵子。夫皮朽者毛落,川涸者鱼逝;春生者繁华,秋荣者零悴。自然之数,岂有恨哉!聊为大弟陈其苦怀耳。

此段至末尾,感叹世情的浇薄与自己时运之不际。全文不平之气,溢于言表,读来令人回肠荡气。从体式上说,这篇文章作于魏晋之际,代表着骈文接近成熟时的形态。一是句式更趋整练,对仗愈见工切。许多对句不但字数相当,而且词性都严格对称。其次是用典。这篇文章,引用史实及典籍词语达十余处,但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借古证今了,而是化典入文,借以暗衬自己的怀抱不得舒展,极为含蓄深沉。用典如此繁富得体,这在骈文日趋成熟时出现,是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此外,文中“悲风起于闺闼,红尘蔽于几榻”两句,融情于景,这在同时和前代作家的文章中也很罕见。这种笔法,对后来南北朝的骈文发生了很大影响。

和吴质、应璩相比,嵇康的文章词采并没那样典雅,他好用壮丽的言词、贴切的比喻说理和论难,机锋四出,令人折服。而且文章中骈散相间,仍旧保留着汉、魏之际文章的特点。其《养生论》便是代表性作品。阮籍的文章,论辩不及嵇康尖锐泼辣,但骈俪色彩较嵇康要浓。他的《通易论》中还有些散句,《达庄论》、《乐论》则全是偶句,而且还押韵,深受辞赋的影响。以骈俪句式写论难之文,虽然在秦汉散文中便已出现,但到魏晋之交这样被用作论难文章的主要句式,则反映着骈文向古文各个领域的渗透,骈文在不断地拓展自己的使用范围。他的《答伏义书》也是一篇较精丽的骈文。此外,刘伶的《酒德颂》也是这阶段骈俪之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刘伶(生卒年不详),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曾仕魏为建威参军,入晋之后,以无能被罢黜。《酒德颂》用寓言形式,夸张的手法,着力塑造一个反礼法的狂放之士的形象,文笔真率豪迈: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挈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

先生于是方捧img120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这篇文章,多用偶句,对仗工整,比喻精切,不假雕饰,自然流畅,不用典故,也无四六格式,既有骈文的特点,又可看出所受辞赋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