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规律: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

规律: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日益提高,因此利润率便逐渐下降,这就是利润率下降的规律。利润率下降趋势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的特有表现。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排斥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总量的增加。此外,利润率下降规律还表现在单位商品价格下降的同时,商品总价格中包含的利润量相对增加。日常生活中,竞争激烈导致销售价格下降是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规律: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

虽然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但总资本推动的劳动总量增加,剩余价值或利润也在增加。要保持利润总量的增加,就必须使总资本增加的速度快于利润率下降的速度。

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利润率并非固定不变,其水平取决于整个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资本总量之比。社会总资本中只有可变资本部分产生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则不产生剩余价值。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势必引起不变资本部分的显著增大,以及可变资本部分的相对缩小。资本有机构成日益提高,因此利润率便逐渐下降,这就是利润率下降的规律。总之,利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剩余价值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率明显有下降趋势,或者说存在利润率趋向下降的客观必然性,即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利润率下降趋势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的特有表现。

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排斥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总量的增加。虽然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但总资本推动的劳动总量增加,剩余价值或利润也在增加。要保持利润总量的增加,就必须使总资本增加的速度快于利润率下降的速度,否则,利润总量就会下降。此外,利润率下降规律还表现在单位商品价格下降的同时,商品总价格中包含的利润量相对增加。随着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也大大增加,因而消耗在每件产品上的活劳动就会减少,商品的价值与价格就会下降。然而,单个商品中所包含的利润量会因为剩余价值率提高的速度快于新价值下降的速度而增加。

与以往一切时期相比,最近三十年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除了真正的机器,还有大量的固定资本加入社会生产过程的总体,那么,一向使经济学家烦恼的问题——利润率,为什么没有持续降低的趋势呢?其中,必然有某些阻止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一、提高劳动剥削程度。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既可增加剩余价值,又可节约可变资本,并使剩余价值率有所提高。然而使剩余价值率提高的一些原因,具有使一定量资本所使用的劳动力减少的趋势,因此,同一些原因也具有使利润率降低的趋势,同时也使这种降低的运动延缓下来。

二、工资被压到劳动力价值以下。工人工资的下降,既可增加剩余价值,又可节约可变资本,这里与第一点相同,同样导致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三、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廉价。随着技术的进步,单位生产资料的价值降低,现有资本随着工业发展而发生贬值,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利润率的下降。

四、相对过剩人口。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越好,国家的相对过剩人口就表现得越明显。一方面,相对过剩人口催生了大量价格低廉的可供支配的或失业的雇佣工人;另一方面,一些新的生产部门特别是奢侈品生产部门,把其他生产部门中常常由于不变资本占优势而失业的相对过剩人口作为基础。由于一般利润率是由各特殊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平均化得来的,因此造成利润率下降的某些相同原因就会产生一种与这种趋势相反的对抗力量,它或多或少地抵销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五、对外贸易的影响。因为利润的数量取决于资本所推动的劳动力的多少,而外贸则会输入更廉价的生产资料、劳动力。只要可变资本与劳动力的绝对数量没有减少,利润量就不会减少。(www.xing528.com)

待售的铝

导致利润率下降的原因很多,包括原材料价格上升、物价上涨、工人劳动时间减少、由于激烈竞争导致的销售价格下降、生产过剩导致的产品积压等。日常生活中,竞争激烈导致销售价格下降是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图为一些正在降价待售的铝制品。

综上所述,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各种反作用的因素必然阻碍利润率的下降。但这些原因不会消灭这一规律,因此,这一规律只是作为一种趋势发生作用。

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加深了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的矛盾。由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的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必然会产生尖锐的矛盾,因此在生产领域中,资本家为追求更多剩余价值,在利润率下降的过程中,必然努力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获取超额利润。然而,在利润分配中,由于资本积累的增长和有机构成的提高,工人阶级在社会新创造的价值中,即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导致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减少,剩余价值的实现面临困难。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向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减少的矛盾必然会逐步激化。

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加深了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剩余价值,而获取剩余价值的手段是扩大生产规模,但扩大生产与价值增殖是相互矛盾的。因为利用资本积累、扩大生产、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方式,在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同时,却导致利润率下降,以及资本增殖速度减慢。同时,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劳动生产率也有了大幅度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得以缩减,从而降低商品的价值,导致资本价值的贬值。

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宗主国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规模的扩大和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日益缩小之间矛盾的尖锐化,必然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1]。虽然这种危机可暂时缓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但它本身孕育的危机更大。资本主义生产总是竭力克服这些固有的限制,但它用来克服这些限制的手段只会使限制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出现。

[1]资本主义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其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