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曲陀关大水井碑的谜团解开!

曲陀关大水井碑的谜团解开!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们在大水井旁边发现了一块大石碑,为沙石刻成。以上几种可能究竟是哪一种或者还有另外一种,需要进一步考证,这是该碑留下的第一个悬念。因为这口井是元代驻曲陀关的蒙古军和回回军的军用水井,来这里打水的人较多,能起到更大的宣传作用;还有个意思就是提醒人们“饮水思源”,不忘先辈的艰苦创业。

曲陀关大水井碑的谜团解开!

1975年10月,有3位蒙古族青年来到笔者的办公室(省民委办公室)汇报工作。3人的名字分别叫杨元友(通海县九街卫生所工作)、普全福(省民族学院19班学员)、华廷英(省民院政治系2班学员)。他们为了研究云南蒙古族历史,到曲陀关(元代管辖滇南地区的都元帅府所在地)进行实地调查。他们在大水井旁边发现了一块大石碑,为沙石刻成。可惜碑文大部分已磨损,只有立碑人的名字还清晰可见。3位青年把这份立碑人名单如实抄送给笔者一份。这份名单上写着:

王 裔

原福建海澄县癸伊科乡进士纳清锡

吏部提选具己亥恩科乡进士纳成

吏部提选儒教谕岁进士纳木

吏部提选儒学训恩进士纳朝荣

恩进士纳云溶

王朝伯颜

皇元封咸阳忠惠赡思丁延学忠殷王纳速丁

淮安忠武

皇明封武淮咸侯抚司元世锦卫纳璞爸、纳存兴、纳集敬、纳祥(www.xing528.com)

□军□□使部张龙才、李弟、纳朝、纳忠儒、纳有癸、王连、纳有阶、纳蜚云、纳绍淮、纳史彬、纳忠兴、纳庭恩、纳古云、纳庭楼、纳联镖  膳开

吏部候选知县寅恩科乡进士纳凤书

吏部福□守将□□乡进士纳三时

大清嘉庆十二年△月重镌

由于碑文前部分已经被抹去,不知其内容。留下这份立碑人名单,仍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名单罗列了元明清三代纳姓子孙的上层人物,对研究纳家营历史和纳姓家谱很有参考价值。另外从这份记录中可以看出几点:第一,这是一块很重要的碑,否则就不值得“重镌”。第二,它不是墓碑,因为墓碑上的立碑人只能自称子孙、曾孙、玄孙等,但他们却自称“王裔”,这就排除了墓碑的可能。第三,从“纳璞爸”一词可以判断立碑人,特别是“重镌”人应是纳璞的孙辈。第四,从立碑人中有“王朝伯颜”即纳速拉丁的名字来看,这块碑应是纪念赛典赤·赡思丁的。那么纪念的内容是什么呢?有三种可能:一是纪念元朝廷敕封“咸阳王”大典;二是纪念赛典赤·赡思丁治滇功绩;三是纪念以和平方式平定元江土司叛乱和以和平方式征服越南。以上几种可能究竟是哪一种或者还有另外一种,需要进一步考证,这是该碑留下的第一个悬念。

第二个悬念:该碑始建于元代,到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其间相隔400多年,才需要重镌。而1807年到1975年被发现相隔168年,为什么就损坏了,其中有没有人为的因素?很可能是清朝咸丰年间被清政府破坏的,清政府对歌颂回民祖先的碑自然不允存在了;而且这块碑立在战略要地——曲陀关,更加不能容忍了。

这里又出来一个问题,清政府为什么要保留立碑人的名字呢?可能的解释是因为立碑人大多数为纳家营的纳姓家族,纳家营回民没有参加回民起义,抹掉他们的名字可能引起麻烦。

还有一个问题,在立碑人名单中为什么没有哈姓、马姓等。因为哈姓、马姓也是赛典赤后裔,即王裔。哈姓祖先哈桑就是赛典赤次子,曾任曲陀关都元帅,而且比纳璞任都元帅的时间要早,他和他的后裔(明代由哈姓改为合姓)就定居在下回村。也许是因下回村回民参加了回民起义,属于“叛逆”者,就从名单中把他们抹去了。

第三个悬念:这块碑为什么要立在曲陀关大水井旁?一种可能是原来立在别处,后来被移到大水井边;另一种可能是一开始就立在大水井边。因为这口井是元代驻曲陀关的蒙古军和回回军的军用水井,来这里打水的人较多,能起到更大的宣传作用;还有个意思就是提醒人们“饮水思源”,不忘先辈的艰苦创业。

上述分析,用了许多“可能”的字眼,真实情况究竟是什么,有待后人进一步考证。希望有一天能解开这块大石碑的“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