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程序与方法:民营企业制度管理的全面解析

程序与方法:民营企业制度管理的全面解析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规章制度的起草与修订并非常年发生的行为,而是定期,比如三至五年修正一次,或者当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化,企业规章制度文本或制度程序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时企业才会提出修正制度的要求。本章节讨论民营企业制度管理法律顾问服务的程序包括制度起草与修订程序、制度运行控制与评价程序两部分。因此,制度的运行控制是民营企业法律顾问运用制度手段依法管控企业运行的核心。

程序与方法:民营企业制度管理的全面解析

企业规章制度的起草与修订并非常年发生的行为,而是定期,比如三至五年修正一次,或者当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化,企业规章制度文本或制度程序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时企业才会提出修正制度的要求。因此,企业法律顾问提供制度的起草与修订服务并非常年性,但制度的运行控制与绩效评价却是常年的,并且贯穿于企业存续的始终。

本章节讨论民营企业制度管理法律顾问服务的程序包括制度起草与修订程序、制度运行控制与评价程序两部分。

(一)制度起草及修订程序

1.制度的起草及修订依据《劳动法》、国务院条例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解释,应遵循以下步骤:

(1)制度需求的调研;

(2)制度文本的起草;

(3)制度条款征求意见及相关讨论;

(4)制度文件定稿及发布实施;

(5)制度的员工签收及培训。

制度的起草及修订阶段从企业委托开始,至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制度发布令结束。

2.制度起草及修订阶段形成的工作底稿及表单

民营企业法律顾问在提供制度起草及修订服务时,会形成以下工作底稿或表单:

(1)企业需求调查问卷表或企业制度需求法律体检表单;(www.xing528.com)

(2)企业制度文本框架性文件;

(3)企业制度文本起草的初稿(征求意见稿);

(4)企业制度文本征求员工意见的会议记录或线上线下征询员工意见的会议记录;

(5)企业制度文本修正稿、修正记录或修正会议纪要

(6)企业制度发布会议签到记录或法定代表人签发制度文件的发布令或签发记录;

(7)员工签收制度文本的会议签到记录或员工接收制度的签收记录,或制度文本发布的墙报照片、张贴照片、公示栏照片。

企业制度文本起草及修订的上述工作底稿是企业依法制修订制度的证明材料及程序文件,在企业员工与企业发生制度争议时,将成为提交给劳动仲裁委员会法院的证据材料,对于企业制度的法治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制度运行控制及评价考核程序

订立制度的目的在于全体员工遵循制度原则及信奉制度规则,并依照制度规定的程序和方法严格执行。因此,制度的运行控制是民营企业法律顾问运用制度手段依法管控企业运行的核心。在1.0版本的制度管理法律顾问服务模式中,企业法律顾问的工作职责仅局限于审查制度文本的合法性,协助企业参与制度的调研和起草工作,对于制度的运行程序和运行控制完全不在企业法律顾问的视野范围。仅仅在涉及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时,企业法律顾问才会关注企业制度的起草、修订、发布、实施的程序是否合法,因为这将关系到企业执行制度的合法性,并决定企业对员工所实施的惩戒及解除劳动关系等行为的有效性。

而事实上,制度的起草及修订只是制度管理的起步,制度管理的核心在于实施与执行。

因此,2.0版本制度管理法律顾问服务将法律顾问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制度的运行控制环节,企业法律顾问不仅仅参与制度的起草与修订,而且更进一步地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底稿和表单记录参与制度的运行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