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给孩子创造舒适自由的生活环境:儿童之家的美好描绘

如何给孩子创造舒适自由的生活环境:儿童之家的美好描绘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孩子来说,“儿童之家”就是一个可爱、舒适、自由的地方,就像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孩子自由快乐地生活在其中。最适合生活的地方就是最美的地方,而“儿童之家”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校园干净美丽,周围环境也非常优美,所有的东西都让人感觉舒适而温馨,当然会给孩子一种家的感觉。

如何给孩子创造舒适自由的生活环境:儿童之家的美好描绘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这样的环境:孩子闭上眼睛就能四处走动,他所需要的物品只要一伸手就能拿到。这样的环境无疑会给人一种产生安全感。当一个人适应了他所处的环境,他就能自由地行动,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从两岁开始,孩子就进入了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不能过于束缚孩子的思维和意识的发展,因为这很可能会妨碍他们心理和智力的发展水平,家长和老师要让孩子在自由快乐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只给予他们爱是远远不够的——提供真正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才是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呢?答案就是自由的环境。

对于孩子来说,“儿童之家”就是一个可爱、舒适、自由的地方,就像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孩子自由快乐地生活在其中。最适合生活的地方就是最美的地方,而“儿童之家”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校园干净美丽,周围环境也非常优美,所有的东西都让人感觉舒适而温馨,当然会给孩子一种家的感觉。

孩子都喜欢舒适而自由的环境,这样的环境能够大大促进孩子的成长发育。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孩子会产生强烈的主动探索的愿望,他们会主动去发现和观察那些新鲜的事物。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孩子有着非常敏锐的直觉,他们所需要的就是一个美丽、丰富、和谐、自由的环境。

在“儿童之家”,教室里的一切布置都是根据孩子的需要进行设计的,在这里,孩子的活动极为便利:挂衣钩在墙上很矮的地方,孩子一伸手就能够把衣服挂好;门把扶手的大小也恰好能够被孩子的小手握住,这样他们就可以轻轻地推开门走进教室;椅子轻重合适,孩子能够轻易挪动……

这样的布置能够让孩子很愉悦地从事各种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轻松而优美,让成人感到十分欣慰。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在做事的时候也是一种享受。

自由是我们热爱生活的主要动力,自由带给我们幸福与健康。以色列有句谚语:“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也就是说,人除了基本的生活外,更应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应该享有更多精神上的自由,因为孩子本身就是自由的存在: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都是极为重要的创造性活动;他们本身就是自我塑造的杰作;他们从内心深处把自己的潜能发掘出来,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创造型的人才。

我们的身体不停地从大自然中获取营养,所以一个自由健康的环境是必需的。当自由被限制和束缚的时候,我们成人都会感到不快,并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所以我们应该明白孩子是多么需要自由。心灵的健康与我们的身体密切相关,当我们的心灵“生病”时,身体也会受牵连。

作为父母,我们的使命就是让孩子自由地成长,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个成长的过程。在我们静静地观察孩子的时候,我们也许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上帝说过的话“让孩子多经历些痛苦,才能发现自我。”也就是说,不要妨碍孩子去做任何事情,尽可能多地给他们自由,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和经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成人的帮助必不可少,这也是孩子所需要的。但是,当孩子正在独立完成一项任务时,他们尽力想把某件事情做好,我们还要多此一举去帮助他们吗?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在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地想要去帮助孩子,结果却适得其反,他们处处为孩子代劳,反而成了孩子发展的障碍

在纽约,有一位妈妈,每次看到自己四岁半的儿子要去搬东西的时候,虽然她总是忍不住想要去帮助他,但她还是控止住了自己。(www.xing528.com)

直到有一天,儿子要把一桶水提到厨房里时,她伸出了援手。妈妈站在旁边观察着儿子,发现他神情非常紧张,走起路来显得很吃力。儿子很缓慢地走着,嘴里还不停地提醒自己要小心。水桶太重了,这位妈妈再也不忍心了,就走过去,从儿子手中一把提起水桶,帮助儿子提到了厨房。妈妈帮了儿子,儿子却一脸委屈,看起来很难过的样子。

这个时候,妈妈才意识到自己做得有些不妥,心里觉得有些内疚,可她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她觉得提一桶水对儿子来说实在太难了,尽管她心里很明白像这样的事情应该让孩子独立完成,但她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宁可自己迅速地把这件事情做好。

有多少次,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在类似的事情上耗费时间和精力,而是更愿意帮助孩子轻轻松松地完成。

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这位妈妈也承认她做得不对。我向她提出了一个建议:“你能不能为孩子找到更合适的工具让孩子装水呢?比如一个小盆子。如果孩子用小巧的盆子去做这件事情,效果会不会好一些呢?”

这位妈妈接受了我的建议。后来她激动地告诉我,她儿子可以用小盆子很安全地把水搬到目的地。在整个过程中,他都非常小心,每走几步就停下来歇一歇,喘口气再继续往前走。在一旁一直观看着的妈妈紧张不已,等到儿子终于到达目的地,这位妈妈像个孩子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跑过去紧紧地抱住儿子。整个过程中,她都担心那个盆里的水会溅出来,但是儿子却成功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看到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选择主动干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帮助他们。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只要我们稍微帮助孩子一下,孩子就不必那么辛苦,并能把某件事情快速地做好。

殊不知,我们这样做就等于把孩子的自主权给剥夺了,时间长了,孩子的能力会退化,要么变得经常抱怨,要么经常和父母对立,其实是我们不恰当的帮助行为害了孩子。

有一些妈妈总是向我抱怨道:“我孩子真是淘气,整天捣蛋、哭闹、不听话,让做什么偏不做什么,我该怎么办才好呢?”其实,这往往不是问题。如果这位母亲能够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环境,那么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这个环境中,孩子拥有充分的自由,就可以做自己想做又有能力去做的事情。

当孩子在属于自己的环境中生活时,他的脸上会写满喜悦和骄傲。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专心致志地做事,这说明孩子天生就具有自我改进的能力,这种自我改进就是成长。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帮助孩子做好自我改进的工作,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自我完善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为孩子做些什么呢?其实,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些他们所必需的东西就足够了。当孩子艰难地独立去做一件事情时,我们总会有一种想要去帮助孩子的冲动。这个时候,我们要克制自己,静静地在一旁观察就好,和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既不要放任不管,也不要随意去妨碍他。

通常情况下,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显得很安静很专注,并且乐在其中。这时,我们除了在一旁观察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家长总是去干预孩子的活动,所以,我们必须扭转自己的想法,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做他们能做的事情。一旦我们有了这样一种科学的认识后,就可以轻松地对自己说:“大自然自会有它的安排,我们不必过多干预。想要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只需给予他充分的自由,只需安静地观察孩子成长就行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