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详细解析缫丝过程及注意事项:如何有效保护丝的色泽

详细解析缫丝过程及注意事项:如何有效保护丝的色泽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凡治丝,先制丝车①。凡供治丝薪,取极燥无烟湿者,则宝色不损。译文凡缫丝,先要制作缫车。用手牵住绪丝引入竹针眼,先绕过星丁头以竹棍做成,形似香筒,然后将丝勾挂在送丝竿上,再连接到大关车上。遇到断丝时,只要找到绪丝头搭上去,不必绕接原来的丝。治丝一治丝二供缫丝用的柴薪,要选择非常干燥且无烟湿之气的,这样才不会损害丝的色泽。

详细解析缫丝过程及注意事项:如何有效保护丝的色泽

原 文

凡治丝,先制丝车。其尺寸、器具开载后图。锅煎极沸汤,丝粗细视投茧多寡,穷日之力一人可取三十两。若包头丝,则只取二十两,以其苗长也。凡绫罗丝,一起投茧二十枚,包头丝只投十余枚。凡茧滚沸时,以竹签拨动水面,丝绪自见。提绪入手,引入竹针眼,先绕星丁头以竹棍做成,如香筒样,然后由送丝竿勾挂,以登大关车

断绝之时,寻绪丢上,不必绕接。其丝排匀不堆积者,全在送丝竿与磨不之上。川蜀丝车制稍异,其法架横锅上,引四五绪而上,两人对寻锅中绪,然终不若湖制之尽善也。

凡供治丝薪,取极燥无烟湿者,则宝色不损。丝美之法有六字,一曰出口干,即结茧时用炭火烘。一曰出水干,则治丝登车时,用炭火四五两盆盛,去关车五寸许,运转如风转时,转转火意照干,是曰出水干也。若晴光又风色,则不用火。

注 释

①丝车:即缫车。

②竹针眼:即集绪眼,将多个茧的绪集聚起来的部件。

③星丁头:导丝用的滑轮。

④送丝竿:即移丝竿。(www.xing528.com)

⑤大关车:脚踏转动的绕丝部件。

⑥磨不(dǔn):指使移丝竿摆动的脚踏摇柄。诸本误作“磨木”。

译 文

凡缫丝,先要制作缫车。缫车的尺寸、部件及其组合构造都列在后面的插图中。缫丝时首先要将锅内的水煮至极沸,将蚕茧投入锅中,生丝的粗细取决于投茧多少。一个人劳累一整天,可缫丝三十两。如果缫包头巾用的丝,只能得到二十两,因为这种丝比较细长。缫绫罗用的丝,一次要投入锅内二十个蚕茧,缫包头巾用的丝只需投入十几个蚕茧。当茧在锅内滚沸时,用竹签拨动水面,丝绪自会出现。用手牵住绪丝引入竹针眼,先绕过星丁头以竹棍做成,形似香筒,然后将丝勾挂在送丝竿上,再连接到大关车上。

遇到断丝时,只要找到绪丝头搭上去,不必绕接原来的丝。想要使丝在大关车上排列均匀而不堆积在一起,全靠送丝竿和磨的作用。四川缫车的形式稍有不同,其缫丝的方法是把缫车横架在锅上,两人面对面地各自寻找锅中的绪丝,一次牵出四五根绪丝上车,但这种方法终究不如湖州缫车完善。

治丝一

治丝二

供缫丝用的柴薪,要选择非常干燥且无烟湿之气的,这样才不会损害丝的色泽。想使丝质美好,有六字口诀,一叫“出口干”,即蚕结茧时用炭火烘干;一叫“出水干”, 就是说在缫丝上大关车时,用盆盛装四、五两炭生火,放在离大关车五寸左右的地方,当大关车飞快旋转时,生丝借火温边转边干,丝一边转一边被火烘干,这就是所说的“出水干”。如果是晴天又有风,就不用火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