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性特征在近代皮影造型中的展现

区域性特征在近代皮影造型中的展现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近代皮影造型的演变基本上是以古代中原影戏的“素纸雕镞”造型为根本,而分别向南、北、西三个方向流传,经过长时期与当地文化、民俗融会而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地方性风貌,在全国形成了三个大区域流派,即北方皮影、西部皮影、中南部皮影。各地皮影造型呈现着五彩缤纷的艺术特征。其中陕西皮影的东路造型最为精巧细致,装饰严密,刻工讲究。

区域性特征在近代皮影造型中的展现

中国近代皮影造型的演变基本上是以古代中原影戏的“素纸雕镞”造型为根本,而分别向南、北、西三个方向流传,经过长时期与当地文化民俗融会而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地方性风貌,在全国形成了三个大区域流派,即北方皮影、西部皮影、中南部皮影。各地皮影造型呈现着五彩缤纷的艺术特征。

北方皮影包括冀东、东北三省、内蒙等地的皮影均采用驴皮雕制,雕镂、着色之后上桐油。其典型特征是生、旦角色多为一种写意性的镂空脸,它以一条象征性的通天鼻梁概括了从额头到鼻头的侧视脸线,又配以形似弯月的环钩眉眼,嘴部被简化成一小段红线,这种独特的脸谱造型堪称中国民间造型艺术的一绝。

西部皮影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四川、青海等地的皮影,这些地区的皮影采用牛皮雕刻,有成套的雕镂技法,脸谱最显著的特征是所有角色均为高额头,俗称“岩颅”。其中陕西皮影的东路造型最为精巧细致,装饰严密,刻工讲究。生、旦脸部造型,额头突出,鼻子秀气,嘴形很小;花脸多圆鼻深眼,造型粗犷有力,装饰简洁,质朴大方。

中南部皮影包括中原地区及其以南地区的皮影,其皮影人物造型多为近于写实的一种,雕刻刀口比较少,或者属于雕绘结合。(www.xing528.com)

浙江皮影早年为羊皮彩绘,大都保留着南宋皮影“绘革”的遗风,其显著特征是侧重彩绘而很少雕镂,除个别用于武打的人物是两只胳膊、两腿分开,其余均为一只胳膊、两腿并置而不能分开。

湖南影戏早年用牛皮制作,头部很少雕刻,近代皮影艺人采用七层土纸裱糊成纸板进行雕刻,最后着色、涂蜡而成,并在衣饰上嵌入透明彩纸,影人脸谱又以赛璐璐为材料罩色彩绘,而且把正侧面的五分相改为半侧面的七分脸,形成了一种较为独特的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