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插叙法在文章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正确应用

插叙法在文章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正确应用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1”:从王大伯说起他的以前到“一根独苗”,即是插入部分。“例2”:插入的是“我”与闺土的童年时期的生活,着重刻画了闺土的童年形象,对以后事件的发展,尤其对成年闺土形象刻画起着重要作用。插叙法对事件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在运用插叙这种方法时不应节外生枝,需据文章需要而定,不需要插叙的不要硬插,不要喧宾夺主。插叙是对中心事件叙述的补充说明或交待,是为中心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

插叙法在文章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正确应用

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中断原事件叙述,插入有关另一件事,叙述完成再回到原中心事件的叙述。插入的事件是对中心事件的说明、衬托,有助于人物刻画、中心展开。

“例1”:从王大伯说起他的以前到“一根独苗”,即是插入部分。这部分通过回忆以前贫穷的生活起着对比衬托作用,更鲜明地赞美了今天生活的幸福。

“例2”:插入的是“我”与闺土的童年时期的生活,着重刻画了闺土的童年形象,对以后事件的发展,尤其对成年闺土形象刻画起着重要作用。

插叙法对事件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有时是对上文加以注释,有时对下文做必要交待。但在运用插叙这种方法时不应节外生枝,需据文章需要而定,不需要插叙的不要硬插,不要喧宾夺主。插叙是对中心事件叙述的补充说明或交待,是为中心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

例1:《王大伯》(www.xing528.com)

“王大伯最后把那两个40多斤的提包放好之后,又敏捷地帮助旁边的一位大娘整理好行李,又倒了两杯开水,才坐到座位上。‘大伯,您的身体可真好!’我说。‘哪像60岁的人!’‘嘿,你可不知道,小时候我可是有名的病秧子,二十好几体重才82斤。’王大伯笑着说。‘真的?’‘可不是吗!’于是,王大伯说起了他的以前。原来,小时候他兄弟姐妹共8人,穷得吃上顿没下顿,饿的8个最后只剩他这一根独苗……。‘后来您怎变得这样壮呢?’听完王大伯的回忆后我好奇地问。‘锻炼呗!’……”

例2:《故乡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奇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色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这少年便是闺土。’……他后来还托他父亲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再没有见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