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复杂系统演化理论的基本要点

复杂系统演化理论的基本要点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复杂系统演化论着眼于从不同层次和跨越层次的相互关系中研究事物的变化。(二)演化是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存在方式演化被理解为,是事物从一种多样性统一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多样性统一形式的不可逆的具体过程,即发展。以上仅是对复杂系统演化论的粗略的概述。

复杂系统演化理论的基本要点

以下是复杂系统演化理论的最基本的要点:[1]

(一)世界是一个具有无限多物质层次的整体

任何具体的事物都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或一个区段。任何具体事物都是多和一的统一。其最基本的形式有:简单的多样性统一形式和复杂的多样性统一形式。处在同一个物质层次上的事物的统一是简单的统一;处在不同物质层次上的事物的统一是复杂的统一。只具有同层次统一关系的物质的多样性统一的具体化形式构成简单系统;具有不同层次统一关系的物质的多样性统一的具体化形式构成复杂系统。复杂性定义为跨越层次的相互关系。任何事物都可以从简单性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从复杂性的角度分析,因为任何事物都既处在同一物质层次关系中,又同时处在不同的的物质层次关系中。作为简单系统而存在的事物,其性质主要是由同一层次的相互关系决定的;而作为复杂系统存在的事物,其性质则主要是由不同层次和跨越层次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复杂系统演化论着眼于从不同层次和跨越层次的相互关系中研究事物的变化。

(二)演化是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存在方式

演化被理解为,是事物从一种多样性统一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多样性统一形式的不可逆的具体过程,即发展。同一个层次相互关系所造成的不可逆变化使系统趋向平衡和退化;不同层次和跨越层次的相互关系所造成的不可逆变化,使系统成为远离平衡的状态,由于各个层次之间的差异加大,总体信息增多,同一层次相互关系所导致的熵的增加得到抑制,系统趋向稳定或朝更加有序的方向演化。

(三)复杂事物发展的动因源于系统内外各个不同层次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突变、约束、编码和组织等复杂性产生和存在的机制

事物的变化由于跨越了物质层次的缘故,造成原因和结果不在同一个层次,必然的因果联系和偶然的因果联系交错偶合互相替代的状况。从而导致了系统内部一系列新质的出现和一系列旧质的消失。新质或新增层次的出现,以及某些旧质和旧层次的消失,必然造成系统内外原有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变化,并重新建立起一种新的层次统一关系。新生事物在这样一个过程的孕育中产生出来。

(四)复杂事物在演化过程中产生中断(www.xing528.com)

一种情况是,外界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内部跨越层次关系的组织作用无法抵挡这种变化对新增层次和层次关系统一性的破坏,复杂系统迅速解体;另一种情况是,系统内部复杂性的增长,即新增层次的数目太多,相互之间的关系复杂,成为系统的负担,于是层次之间相互关系的统一性开始减弱,系统出现不协调性,最后导致统一性消失。在演化的中断持续期,复杂系统可能走入混沌状态,越过混沌阶段,进入非平衡有序状态,从而得到新的发展;也可能在原有的多样性统一具体化形式没有彻底解除以前,一种新的多样性统一的具体化形式在其内部产生了,而且产生的过程非常短。

(五)复杂系统演化的延续发生在更高级的跨越层次的相互关系——控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而且往往以更大范围的演化中断为代价

原有的多样性统一的具体化形式即多层次结构的关系被信息化为它物的存在方式,未来系统将在异己的信息载体的控制中诞生。系统内部诸新增层次的产生及诸新关系的建立同某种信息化中介物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信息化中介物可能是系统内的一个层次,也可能是系统边界以外的更高或更低层次的事物。

(六)所谓复杂系统演化的方向,即指从一种多样性统一的具体化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多样性统一的具体化的过程中,新质离开原质限制的可能性范围

有三种不同的情况:原始时期的演化有全方位的可能性;中断持续期,越过混沌而继续发展,可能性范围呈喇叭状;系统与它的信息化中介物一并演化,可能性范围非常狭小。

以上仅是对复杂系统演化论的粗略的概述。这一理论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可以说是近年来理论界的一大成果。它使人们对事物变化发展及其动因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简单进入到复杂,从单一层次进入到多层次和跨越层次的新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