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民检察院智慧未检平台建设运行难点及解决途径

人民检察院智慧未检平台建设运行难点及解决途径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人民检察院“智慧未检”平台建设运行的实践考察,发现现阶段“智慧未检”平台建设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难点问题:第一,智慧化办案意识待提升。上述这些片面认知是“智慧未检”的构建和运行的极大障碍。因此,培养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智慧化办案意识,树立科学的智慧未检工作思维,是智慧未检工作推进的必要途径。

人民检察院智慧未检平台建设运行难点及解决途径

通过对人民检察院“智慧未检”平台建设运行的实践考察,发现现阶段“智慧未检”平台建设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难点问题:

第一,智慧化办案意识待提升。就智慧检务的推进实施经验来看,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对信息化的趋势把握呈逐步加强态势,对信息化、智慧化办案,实现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意识也需要逐步提升。在智慧未检体系构建和智慧未检平台的开发运行过程中,亦是如此。一方面,部分人员习惯于纸质化模式和一对一沟通联系,对大数据的运用持怀疑态度,宁愿耗费大量的人力也不愿意使用专门的智慧系统;另一方面,部分人员对“智慧未检”体系存在认识偏差,认为只是通过经费购买信息技术,以此组建的智能化系统,从而可以全面解决检察工作中的所有问题,产生依赖性,缺乏反思性。上述这些片面认知是“智慧未检”的构建和运行的极大障碍。因此,培养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智慧化办案意识,树立科学的智慧未检工作思维,是智慧未检工作推进的必要途径。

第二,“智慧未检”平台运用细则待拟定。“智慧未检”平台使用主体和针对主体的范围较广,涉及了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司法局社会组织和个人,对于这种交互式多向沟通平台,必须保证每一角色担任者都安装该平台App才可以起到联系交流的效果。而试运行阶段发现,个别组织和个人并没有安装,所以“呼叫平台”等功能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效果。为改善此类现状,应当制定实施细则,强制相关部门、组织和个人必须安装该系统,根据细则操作使用,以此实现智慧系统使用效果最大化。(www.xing528.com)

第三,智慧未检平台推广不足,具有区域性局限。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的运用中数据的共享是发挥大数据红利的主要优势所在。而南浔区“智慧未检”平台中信息共享体系尚未构建,存在区域局限性,极大的降低智慧未检体系的优势展现。进一步推广,实现区域共享,逐步覆盖至全市、全省、推广至全国未检工作部门,可最大程度的发挥智慧未检系统的大数据红利和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