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嫉妒心导致孩子的消极行为及解决方法

嫉妒心导致孩子的消极行为及解决方法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孩子出现嫉妒心理,就会表现出闷闷不乐、不高兴的情绪,甚至会产生对抗、攻击父母的行为。当孩子内心的嫉妒心达到某个极限值时,就会产生破坏性心理甚至自我毁灭的消极想法。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从而摆脱嫉妒心理。

嫉妒心导致孩子的消极行为及解决方法

当孩子出现嫉妒心理,就会表现出闷闷不乐、不高兴的情绪,甚至会产生对抗、攻击父母的行为。如果家长不好好进行引导教育,可能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句话说得好:一棵树嫉妒另一棵树时,恨不能自己变成斧头。

当孩子内心的嫉妒心达到某个极限值时,就会产生破坏性心理甚至自我毁灭的消极想法。

L和G住在一个单位大院里。

他们的父亲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曾经为了竞争一个晋升的职位闹过矛盾,后来是G爸爸升官了。所以L、G两家现在基本上是貌合神离,仍是一直在暗地里较着劲。

L和G从小是同学,L妈妈经常对L的教育是:“你一定要超过G,给咱们家争气。”从那以后和G较劲的种子就在L心中生根发芽了。因为孩子从小没啥辨别能力,通常母亲的指示就是所谓的真理,不管那真理是否正确。

从此以后,G做什么,L都要赶超他。老师们喜欢G,L一定要想方设法去讨老师喜欢。倘若哪一次老师批评了G,L可以为此高兴好几天。G暗恋班上一位女孩,就算L不喜欢这位女孩,也要暗中写信去破坏一番。L总想在一切事情上胜过G,不惜变得恶毒。

是的,L的世界只有和G较劲,失去了自己。后来,G去学了单簧管,L也去学了。在一次演出的时候,随着音乐跌宕起伏,曲罢观众拍手叫好,L却突然哭了,因为他根本高兴不起来。G在演奏的过程中去享受,而自己又是在做什么呢?

L开始抑郁起来,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一直和G比较吗?那自己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因为L妈妈的比较心,把嫉妒从黑暗中放出来,并且激活了。L的心理发展是源于不断与G比较,而愈演愈烈的嫉妒心蒙蔽了双眼,忘了自身所具备的优势,而陷入了盲目与无知。

成长秘钥

人为什么会产生嫉妒心理?(www.xing528.com)

1.和家庭环境有关

嫉妒心和我们所处的家庭有很大的关系。也许嫉妒心暗藏在每个人的心底,但在一个充满智慧的家庭里,父母会善于将在嫉妒之前的比较心转化为孩子健康前进的动力,而不是阻碍身心发展的绊脚石。

2.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比较

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嫉妒总是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所做得比较交织在一起,没有比较,也就没有所谓嫉妒。没有美德的人总会嫉妒别人身上的美德。当其他人没有希望获得美德时,就会捕捉美德者的不幸,以获得平衡。

一个人嫉妒身边飞黄腾达的同辈人,是因为事业有成的人与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环境都一样,但对方事业蒸蒸日上,他们的成就等于显示我们的运气不好,这让我们难以释怀。

如果父母告诉我们:“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只需要完善你自己,不需要与他人做比较”,那么孩子不会被嫉妒所控制,也不会失去自己的人生乐趣。

3.孩子是父母的缩影

有强烈嫉妒心的孩子,必然会有一位强烈嫉妒心的父亲或者母亲,最糟的情况是双亲都如此。如果此刻的你正被嫉妒之火灼烧着,请记住:朴素而坦率,是我们避免被嫉妒最好的秘诀。

4.让孩子摆脱嫉妒心理的方法

嫉妒心通常源自负面评价和比较。其实在父母眼中,每个孩子都是宝,要适当给予孩子鼓励和赞美,而不是拿孩子与“别人家的小孩”做比较,更不要用自己孩子的短处去和其他孩子的长处做比较。父母“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往往是孩子产生嫉妒心的源头。父母应该教育孩子,竞争中总有输赢,不要因为一时的输赢和不如意就妄自菲薄,无论什么境遇,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从而摆脱嫉妒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