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碳-14测年-科学图解

碳-14测年-科学图解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碳-14被称作“考古学时钟”。在14CO2与海水发生交换的过程中,碳-14进入了水圈。生物活着的时候,由于新陈代谢,体内的碳-14浓度与大气中的碳-14浓度相当。一旦死亡,生物就停止了碳-14的摄入。科学家们已经测定,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即每隔5730年,生物体内碳-14的含量就会减少到原来的一半。4植物体内的碳-14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5随着死亡和被掩埋,动植物对碳-14的摄入停止,木头或骨头中的碳-14按照衰变规律逐渐减少。

碳-14测年-科学图解

碳-14被称作“考古学时钟”。根据动植物体内残存的碳-14含量,可以推算出它们的死亡年代。

宇宙射线冲击大气中的氮生成了碳-14,新生成的碳-14被氧化为二氧化碳(14CO2),逐渐扩散到整个地球的大气层中。在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以及动物对植物的摄食过程中,碳-14进入了生物圈。在14CO2与海水发生交换的过程中,碳-14进入了水圈。生物活着的时候,由于新陈代谢,体内的碳-14浓度与大气中的碳-14浓度相当。一旦死亡,生物就停止了碳-14的摄入。碳-14具有放射性,从死亡之日起,生物体内的碳-14含量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科学家们已经测定,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即每隔5730年,生物体内碳-14的含量就会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根据生物体内原始的碳-14含量和残存的碳-14含量,就可以推算出生物的死亡年代。

生物体内残存的碳-14含量可以测量出来,那么它们体内碳-14的原始含量如何确定呢?科学家认为,近几万年来,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中碳-14的浓度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因此可以将现在大气中的碳-14浓度看作原始大气中的碳-14浓度。而原始大气中的碳-14浓度又与生物体内原始的碳-14浓度相当,由此便可得知生物体内原始的碳-14浓度和碳-14含量。

碳-14测年原理:

▲碳-14的衰变过程

1 宇宙射线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原子碰撞,从而产生高能中子。(www.xing528.com)

2 中子与氮原子碰撞,氮-14(七个质子,七个中子)原子就会变成碳-14原子。

3 碳-14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后,通过光合作用进入植物体内。

4 植物体内的碳-14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

5 随着死亡和被掩埋,动植物对碳-14的摄入停止,木头或骨头中的碳-14按照衰变规律逐渐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