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865年4月14日:林肯之死

1865年4月14日:林肯之死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60年,坚决拥护废除蓄奴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南方种植园主为保住自身利益决心夺回政权发动叛乱,在美国历史上拉开历时4年的南北战争。1865年4月9日,美国内战结束,南北统一。4月14日这天,林肯总统与夫人晚上将出席福特剧院的消息已经铺天盖地,成为戏剧海报吸引观众的重点内容。

1865年4月14日:林肯之死

很早,就有人提醒林肯总统要小心南方人的暗杀,然而他却总是说:“如果他们要暗杀我,无论如何都是防不住的。但是,即便我死了,国家统一的步伐、奴隶解放的步伐也不会停下来,历史依然会前进,一切不可逆转,我们已经赢得了这场战争。”不管是这善意的提醒,还是这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真理式回答,虽然都只是假设,但最终都成为谁也无法撼动的历史:林肯总统被杀。同时,他却更长远地赢得了这场战争。

1865年4月14日,就在南方军队投降后的第5日,林肯总统接受了妻子玛丽·陶德的建议,决定好好放松一下心情,一起去福特剧院看戏——他因长期的繁重工作,确实身心疲惫。但是,谁也没想到恶魔撒旦已经设下圈套,正在将美国民众眼中这位最伟大的总统逐步诱入死亡的深渊。

家有悍妻

玛丽·陶德在历史上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作为总统的妻子,她惯有的傲慢和嫉妒成为人们谈论的话柄。玛丽·陶德虽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心胸狭窄,嫉妒心重,决不允许别的女人接近自己的丈夫,常常大庭广众之下不给林肯面子。一次与朋友一同用餐,玛丽因为林肯多看了别的女人一眼,一阵叫嚣之后,就把手中的咖啡泼到林肯身上。朋友们目瞪口呆,林肯却从容镇定地开玩笑说:“雷霆之后,必有甘霖。”

1860年,坚决拥护废除蓄奴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南方种植园主为保住自身利益决心夺回政权发动叛乱,在美国历史上拉开历时4年的南北战争。林肯分别于1862年签署《宅地法》,1863年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极大地鼓舞了民众反对奴隶制的热情,使得战场上的优势最终偏向北军一方。1865年4月9日,美国内战结束,南北统一。这一天,被美国民众定为国家独立日,功不可没的林肯被人们称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林肯在得到民众敬仰的同时却被南方反对势力深恶痛绝,他们纠集了一批狂热分子设下暗杀他的毒计。作为一国的最高行政元首,其安危关系到国家各方面的利益,刚刚领导北军结束国家分裂局面的林肯更是树敌无数,也更该警惕敌对势力的任何风吹草动。事实上,从林肯就任总统开始,各种暗杀阴谋和传言就从未停止过。可是,悲剧还是发生了,一连串的意外和巧合给“林肯之死”蒙上一层戏剧性的面纱

总统夫人在林肯遇刺后痛哭失声,连呼是自己害死了丈夫,如果不是她当时非要拉林肯去看戏,悲剧也不会发生。也有人说,林肯在遇刺几天前就已经预感到厄运即将降临,他甚至梦见自己遇刺,连时间都与事实完全符合。遇刺当天下午,他的举动有些反常,内阁会议结束后,身为总统的林肯和一向政见不合的副总统德鲁·约翰逊却握手言和,好像他真的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当然,这些充满宿命色彩的言论或许是历史的巧合,或许只是人们的口头传说,对这样一位在世界政坛和民众心中享有崇高声誉的人物的溘然长逝,人们总是深感惋惜。当时美国刚刚结束4年的分裂,各方面百废待兴,人们希望这位有魄力、睿智慈爱、充满自由精神的总统能够更长久地引导他们,从战争阴霾中走出来,走向未来的康庄大道。这也是为何百年之后“林肯之死”留下的遗憾在人们心头仍然挥之不去的重要原因。

刺杀林肯的凶手名叫约翰·布斯,当时他以演员的身份进入会场,这也是警卫人员对他放松警惕的原因。布斯出身戏剧名门,演技高超,但骨子里却是南方蓄奴制的狂热拥护者。战争中,他早就纠集了一帮人计划暗杀北方政坛要员。他们曾计划绑架林肯逼迫北军释放南军战俘,但天不遂人愿,此计划未能成功。4月14日这天,林肯总统与夫人晚上将出席福特剧院的消息已经铺天盖地,成为戏剧海报吸引观众的重点内容。阴差阳错,布斯正好在14日下午回福特剧院取东西,一眼看到醒目的海报,心中立刻燃起烈火,暗杀的念头点燃他心中的夙愿,于是他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幕后的准备。(www.xing528.com)

晚上,林肯和夫人玛丽·陶德进入剧院包厢,和1675名民众一起坐在剧场中。也许是表演太精彩了,玛丽夫人兴致盎然,和其他人一样不久就被紧张的剧情攫住,全然不知身边的一切……

这时,已经是晚上10点左右,刽子手布斯伪装好行凶的武器,大模大样地朝总统的包厢走来。不知道命运之神此时为何垂青于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他亮起了绿灯。在通向大厅和总统包厢的过道上,警察约翰·派克本该恪尽职守,守在这里对经过之人详加盘查。可是他不喜欢看戏,找个理由离开岗位跑到别处独自喝酒去了。总统与夫人所在的包厢门上本有门锁,戏剧性的是这把锁几天前就坏掉了,居然没有人知道,更没有谁提前换上一把好锁。布斯顺利走入总统包厢大摇大摆地经过警卫人员。那些警卫一看他是个演员,或许是怕扰了人们看戏的雅兴,也就没有上前阻拦,任由他靠近总统的座位。而布斯已经平静地抬起手中的枪瞄准林肯的背影。他没有立刻开枪,而是等待着戏剧的高潮来临。当剧中演员和观众一起大笑,笑声、掌声交织在一起时,包厢中的人谁也没有在意此时身边的那声枪响。伟大的总统林肯在人们的笑声里倒在血泊中,倒在挚爱的妻子身边,这也许是命运赋予历史的一个悲凉的玩笑,或许是凶手故意制造的讽刺结局。但是更多人还是愿意相信,选择此时开枪,人们还没有清醒过来,更有利于杀人凶手尽快逃脱。接下来,人群中一阵混乱,人们意识到刚才听到了枪声,似乎有人中弹倒下。布斯并没有立刻逃走,而是跳上舞台,向四周观众喊出了他刺杀林肯的宣言:“一切暴君都是这个下场!”

刺杀总统的凶手逃跑以后,人们依然没有从惊恐中清醒过来,竟没有一个人追出去。刽子手安全地逃出剧院,同其他同伴一口气逃入马里兰州,十几天后,成功潜入弗吉尼亚

古往今来,伴随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刺客的身影屡见不鲜。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改变了世界政局和人类历史的进程。约翰·布斯不算他们当中最高明的,但可能是最幸运的一个,他的名字和被刺杀对象一起被永远载入史册。刺杀总统非比普通谋杀案,牵扯的关系和舆论影响过于深远。当时追查凶手的警方极力想抓活口,只有先保住布斯的命,“林肯之死”的真相才能大白于天下。

警探和骑兵组成的缉拿队开始行动起来,顺着蛛丝马迹,一路找到理查德·加勒特农场。布斯和他的同伴此时正藏身在谷仓中,警探包围了谷仓,开始放火烧仓,试图逼迫凶手出来就擒。大火开始蔓延,火势越来越大,布斯的一个同伴终于忍受不住打开了谷仓的门,被守候在门外的士兵拉了出去。与此同时,人们听到一声枪响,据当时的骑兵指挥德华·多尔蒂中尉回忆,他特别担心,以为是布斯开枪自杀了。其实是当同伴开门投降时,布斯借着火光向中尉举起手枪,这个动作被一个士兵看到,为防不测,士兵朝布斯的胳膊开了枪。但因为布斯突然转身,那颗子弹结结实实地打入了他的后脑。人们赶忙找来医生,但是一切努力都为时已晚,好运不会永远庇佑刽子手,罪恶之人终于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同样的代价。刺杀事件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大的秘密?随着布斯呜呼归天,一切都定格成为历史的隐秘。最后,历史的镜头记录下这样一幕:700多万美国民众走上街头,站立两旁,向送殡的队伍致哀。

在林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中,他的死也成为人们议论不休的永恒话题。议论之余,人们也会永远铭记这位伟人的坚毅、仁爱和智慧,还有他那句称颂自由的宣言:“给别人自由和维护自己的自由,两者同样是崇高的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