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实施过程

“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实施过程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表演团队的代理人,要让观众了解“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基本规则,了解他们的期待,并让他们感到轻松、安全和受到尊重,获取他们的信任。

“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实施过程

第二节 “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实施过程

“一人一故事剧场”是亲近内心、非正式而且易于实施的剧场,但是它仍是不同于日常真实生活的剧场,它需要表演者的注意力,留意演出中身体、结构和视觉的各个面向,营造一种仪式化的氛围。

“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演出团队通常需要六个人:一个主持人(或称领航员),一位乐师,外加四位演员。有时团队人数也可达十人。

一、构成要素

(一)主持人

与普通的应用戏剧活动不同,“一人一故事剧场”中的主持人肩负多种使命:

其一是注意观众、掌控活动。

作为表演团队的代理人,要让观众了解“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基本规则,了解他们的期待,并让他们感到轻松、安全和受到尊重,获取他们的信任。主持人既要保持权威,以确保对整个场面的掌控,又要轻松愉快、体察入微,及时注意和了解观众的期待。

在“一人一故事剧场”中,主持人和演员不得批判说故事者的内容、不分析故事背后的意义和说故事人的心理状况,其重要任务是将当时讲故事者所讲述的故事及感受,以即兴的方式一次呈现在说故事者的眼前[4]。主持人要避免将自己的主观意见强加于说故事者身上。如果主持人和演员对观众的感受缺乏理解的耐心,贸然打断或做断章取义的演绎,分享者将感到不被尊重,并从内心抗拒继续表白自己。同样,主持人在保证说故事者流畅地说故事并找出故事要素同时,又要避免在痛苦、隐私上过多纠缠,以免造成说故事者再度被不愉快的事缠绕而痛苦,这样不仅不能平复过去的创伤经历,反而容易再次受到伤害。

如果有些观众抗拒心理较强,亦不必强求其分享心事。随着“一人一故事”剧场的进行,它所带来的仪式感会感化原本漠然、戒备的观众。

有时出于紧张或是羞涩,观众所讲述的故事中会有始料未及的情况出现,此时主持人和演员万不可表现出惊讶的神态,仍需保持关注和倾听的姿态。如果主持人和观众一样表现出嘲笑、松懈的态度,观众的内心会造成伤害。

其二是关注说故事人及其内容。

为了方便听众更多了解说故事者的故事,以及方便此后的表演,主持人需要及时征询一些故事的基本讯息,如时间、地点、人物、当时的心情等。主持人也需要判断故事的走向及内涵,并按照此脉络进行发问,避免故事在抽象和混乱中失去方向。当说故事人为故事中某个角色选择演员时,主持人经常要求说故事人用一个词(或二或三个)描述这个角色的性格特征,以帮助演员更准确地把握角色。

有时出于紧张或其他原因,说故事者提供的故事过于简单,这同样需要主持人运用发问技巧,并以丰富的人生经验填补故事的空白,发掘出连说故事者都不曾留意过的对自己的影响来。

通常来说,主持人和说故事者素昧平生,为得到说故事者的信任,打消其防备意识,主持人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情、姿势和动作。有时为了理清故事线索、使过程简洁或出于彼此合作等因素,需要打断说故事人时,必须避免令说故事者尴尬或引起其反感,最好使用短暂的轻触膝盖或肩膀,用语言、声调来指引,使中断过程显得委婉、自然一些,更像一个真诚的聆听者想更多地了解事实,而不要表现得像个高高在上的指挥者。

其三是指引演员们展示的焦点内容、展示的形式。

在演员演出前,主持人会根据自己对观众所提供的故事的理解,给予使用流动塑像、一对对等“一人一故事剧场”形式的明确指示,亦会通过适当重复说故事者的内容、对焦点内容发问等方式,给演员提供更为明确的信息,以及更多的准备时间。

关于主持人的具体工作流程,赖淑雅在《区区一出戏》中有较为详细的介绍[5],现归纳如下:

主持人(conductor)在一人一故事剧场中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她/他所专注的事情有三:故事、观众和说故事者。她/他必须解构故事、决定演出形式,并且掌控全场的气氛。在这个步骤之前,主持人要积极地聆听观众所说的故事,适时地询问说故事者,厘清故事的内容,提示演员故事的重要细节,然后帮助说故事者选择角色和诠释的演员。以下是简易的主持流程:

1.开场白

主要用于吸引观众注意力,作简单的自我介绍,对观众表示欢迎等。典型的主持人开场白可以是这样的:

主持人:各位观众晚安!(观众回应)太小声了再一次!各位观众晚安!(观众响应),我是某某某(自我介绍),今天很高兴各位朋友来参加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演出……

2.引子

在引子部分,主持人的发言在于营造轻松有趣的氛围,打消观众的抗拒。

主持人:有哪一位朋友可以告诉我你现在的心情。刚下班很累吧!刚把很烦人的男友甩掉心里高兴吗?各种心情都可以说……

3.初次呈现

在与观众分享完心情,准备呈现之前,主持人的任务是简明扼要地指出观众的心情,并暗示同伴做好准备。

主持人:刚刚这位观众朋友和我们分享了他现在的心情,他现在的心情(复述一次),我们请演员用(表演形式)来呈现他现在的心情。请看……

4.简介“一人一故事剧场”

这个时机适合于发生在第一个故事分享并呈现完毕后,用以进一步打开观众的心扉。

主持人:我们将这个(表演形式)送给这位朋友。今天晚上我们会邀请愿意和我们分享自己故事的朋友,来告诉我们他的故事,然后将故事用各种方式呈现出来送给他(简介一人一故事剧场),接下来有哪一位朋友愿意和我们一起分享他的故事?

5.呈现

引导说故事者的心情,让他能安心地说故事,并注意说故事者的情绪,注意演员的接收及反应,注意观众的接收及反应,选择适当的呈现方式。

主持人:请问你的大名是?(观众回答)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故事?(观众说故事)刚刚(观众的名字)和我们分享了他的故事,他的故事……(提醒复述一次)我们请演员用(表演形式)来呈现他的故事,请看……

6.结束:缓和观众情绪及注意剧场气氛

主持人:我们将这个(表演形式)送给(说故事者)。

请问刚刚的故事表达了你想说的吗?如果说故事者不满意或想改变故事,可请演员重新演一次。

有在场的朋友曾经碰过类似的经验吗?——延续或转折

接下来有哪位朋友愿意跟我们一起分享他的故事?

重复步骤5、6。

7.尾声:总结演出的重点,圆满地串联与结束

主持人: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听故事、看故事、演故事,希望你们都能喜欢今天的每一个故事……(结论)。祝大家晚安。

这只是主持人一般的工作流程,其实,这个流程的精髓在于,主持人能否挖掘出说故事者具有人生况味、能引起其余人共鸣并加入到说故事行列中的“深层故事”。

关于“深层故事”,香港资深应用戏剧活动家莫昭如先生有如下理解[6]

所谓深层故事,就是些刻骨铭心的故事,对讲者十分重要的经历,这种故事出现的时候,全场的人都变得鸦雀无声,聚精会神地聆听。是一些令人悲痛欲绝的故事——死亡、暴力、社会制度的不公不义……乃至任何生活上的梦魇!但也可以是一些极度的欢愉经历。

遇上深层故事,人们都需要勇气;说故事者要克服自己把心灵深处显露。主持、演员和观众也须以莫大的勇气去迎接和承载。

在“一人一故事剧场”中,由于人类天生的自我保护,即便在剧场开放、信赖的氛围之内,在公众面前仍然会有所保留。在每个人所讲的故事表层之后,都有无法说出或刻意隐瞒的深层故事,演员所要做的,是以一种尊重、体贴的方式将深层故事表现出来。而表演的“假定性”,故事由他人演出,冲突发生在剧中人身上,可能其他的观众只知其一,但说者必须深为感动,能更为客观地看待内心深处。

“深层故事”的浮现,有时在一次的“一人一故事剧场”中即可实现,有时则需要进行一系列相关主题的“一人一故事剧场”。从“深层故事”的角度而言,“一人一故事剧场”和阿尔托提倡的“残酷戏剧”不无相通之处,通过诉说不愿面对的往事和问题,让观众释放内心最隐秘的欲望。而剧场提供宽容、轻松、尊重的倾听氛围,就是对自我身份、自我宣泄的肯定;将个人经历戏剧化、艺术化方式呈现的过程,也令其与真实经历产生一种美学上的距离,令人能够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去观望,从中得到启迪和抚慰。

(二)演员

作为一种以观众为中心的即兴演剧方式,“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演员在倾听、演出过程中获得观众的认可,是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它需要演员自身很高的文化素养、灵活的即兴能力和平时的默契配合。演员如实地演出说故事者的心情,创造出一种积极聆听的氛围,演员必须专心聆听故事,然后找寻跟自己相似或相同的经验与感受,从而让说故事人在看完演员表演后有一个情绪渲泻的出口。

“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演员看重的不是演技而是对说故事人所讲故事的理解力以及自身的感情和生活经验。演员既要具备化入剧中的能力,又能随时抽离,以理性的态度审视扮演的角色。

“一人一故事剧场”演员的基本工具是声音、身体和空间的使用。

“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演员通常不需要很多,以三到八人为宜。演出时演员面向观众,主持人和讲故事者坐在一边。

当讲故事者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表演者应双腿并拢,双手放在膝上,专心聆听,以示对讲故事者的尊重。演员用心聆听远比表演技巧重要。彩排时,演员首要做的,是令自己准备好去做一个演出,学习留心听故事,尊重别人的故事。

“一人一故事剧场”对演员的即兴能力要求很高,即兴能力培养有赖于平时的生活积累、演出经验、文化素养等,也有赖于演出前的放松和解放。如广州的木棉剧团在演出之前,主持人演员等会做一些暖身游戏,为到来的演出做好准备。

(三)音乐和布条

在“一人一故事剧场”中,无论是主持人还是演员的表演,都旨在通过对讲故事者故事的再现、转化,营造自由、开放的故事氛围。在这个过程中,不可忽视恰当的道具对参与者心理上的暗示作用、对氛围的营造。诉诸听觉的音乐与诉诸视觉的彩色布条,作用十分重要。

赖淑雅在《区区一出戏——小区剧场理念与实务手册》中介绍[7]

在专业的一人一故事剧场表演中,音乐和各色布条是很重要的表演元素,他们的出现能够给整体艺术的呈现加分,其使用的方式也非常广泛;然而,在硬设备限制的情况下表演时,例如在教室里与学生做一堂课的示范演出,其重点还是在于演绎故事与阐述一人一故事剧场精神,那么音乐与布则可以省略。

一般而言,音乐是传递、表达情感的一项媒介,尤其在戏剧表现中,能够创造舞台上的氛围和情境,与主持人和演员的表演形成互动。因此,“乐师”的角色在一人一故事的剧场中也必须具有其自发性与创造性,他也是演员之一,而非陪衬或者处于被动状态。尤其在每个表演形式中,音乐也有它特殊的架构与技巧。(www.xing528.com)

在整个表演的一开始,音乐的仪式性意义比较大,用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时,它可能是一段乐器的独奏或者以人声、歌唱来宣布开场,也可能选择性地配合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而呈现;或者指挥、配合表演形式的进行。接着,当第一段表演演出开始之前,演员利用片刻做准备时,音乐可以是中性的提示故事即将开始,或是为故事的基调创造氛围。一旦故事进行之后,音乐便要融入故事、角色中,从仪式性转为情感的表达,以增加表演的戏剧效果,引导、暗示故事的情节发展。

各色的布条可以用来表示心情、人物个性、角色服装、场景或对象,甚至临场为人,转换成另外一个角色。例如,有一个观众分享了一个妈妈与小孩的故事,但演出时并没有指定谁饰演那个小孩,面对这突发的状况,演员即兴将手边的布执起成了一个人,遂成功地完成故事的呈现。不过,通常布只用在叙事性的表演形式里。[8]

可见,在一人一故事剧场中,音乐可以创造气氛、渲染感情,其使用的乐器复杂的如钢琴小提琴吉他古筝唢呐等,也可以是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木鱼、三角铁、响板、手摇铃、鼓等等。乐器的选择需要根据故事主题的风格来定。

除了气氛渲染外,音乐也有着划分情节段落的作用。如在演出说故事人的故事过程中,多利用音乐的变化将场景分为几个阶段,一方面提醒演员的表演,另一方面也是提醒观众这个部分的结束以及下个段落的开始。

需要注意,在台上语言声音是主声音,音乐起烘托与陪衬作用,两者要巧妙结合,共同帮助听众理解剧情。音乐可随时插进演员的演绎,但尽量不要影响演员的演绎以及观众接收演员的信息。

布条是演员主要的道具,可舒可卷,可挥可舞。布条通常选择颜色鲜艳的纯色布,利用不同颜色来表现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感情色彩。如以红色来象征血,以蓝色来象征水等。布条的象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员的创造,可以代表球、性别、婴儿、心情、季节等。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人一故事剧场”在进行中,也可根据观众的不同特点,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比如同现代化影音手段结合,唤起观众的同理心。如在台湾进行的“一人一故事剧场”《青洲坊拾壹街柒号》,则先播放关于青洲本地的纪录短片,观众观赏完影片后分享自己的一些个人的青洲记忆,演出者当场以戏剧形式将这些记忆再现。同样,“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开始也可以从一首诗、一支歌、一幅画、一则新闻来开始。

二、演出流程

“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大致演出流程如下:

1.热身阶段。主持人通过暖身游戏以及轻松的介绍,打消观众顾虑,让他们能够无所拘束地开放心胸。

为了打破观众的害羞心理,鼓励说故事人,“一人一故事剧场”的主持人通常会先告诉大家禁止录像,并且借助热身活动来“破冰”。这些热身活动,既可以选取“创作性戏剧活动”中的暖身活动,也可以选择“一人一故事剧场”特殊的暖身活动,以帮助观众了解和适应接下来的表演,也能帮演员更好地进入状态。这些热身活动可以有三到四个“流动塑像”,并将声音与动作结合。具体做法是:

表演开始时表演者起立,五秒钟内第一个人就要走出去,然后五秒钟内第二个人就要跟着出去。第一个人会一直保持自己的动作和说话,但是声音渐低,把观众的焦点让位给后面走出来的人。第一个人应该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停下来,定位,其他的人围绕在他附近,错落有致地最后形成一个定格。注意位置不要离观众太近,给人造成压迫感,也不要有背对着观众的定格(除非要达到特殊效果)。表演者注意不要遮住其他的表演者。最后大家一起目光望着讲故事的人,把演出当成一份礼物送给讲故事的人。

除“流动塑像”外,也可以有“转型塑像”、“一页页的感受”、“一对对”、“大合唱”、“连环图”、“一页页的故事”、“四元素”、“自由发挥”等。

2.主持人对愿意分享故事的观众进行访谈

在内容选择上,一开始可以选择一些不涉及个人隐私的日常故事演出,以建立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信任感。亦可由观众来演出观众的故事。

若没有观众想要分享,主持人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者由演员来分享故事,之后再次邀请观众。主持人要在观众的讲述中,试着去找到构成故事的几个基本要素如人物、地点、事件、时间等,并通过重复、征求、强调等,让台上演员明晰和获得准备的机会。

在故事讲完后,应由说故事人在演员中挑选,确立各自所扮演的故事中的角色。通常在每个角色指定完毕后,主持人会要求说故事人用简单的词汇来形容一下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也是对演员的暗示,帮助他们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基调。

3.场景布置

灯光调整(如果有灯光师的话),乐师开始演奏,演员们安静慎重地移动到该站的位置上。其中有些人挑选一些布当作形式上的戏服及道具。其他人则在舞台上放置箱子、椅子等做简单的场景布置,其中没有任何的交谈。当一切就绪,乐师停止弹奏,灯光亮起,演出开始。

4.上演

在这个过程中,演员没有机会做直接的交流,所依赖的是平时的默契,以及对说故事者所讲故事的深入理解。当然,可以根据故事中较为固定的情感提前设计一些程序以供演出时灵活使用。如死亡、恋爱、痛苦、悲伤等,可以提前设定表达方式,如流动塑像、转型塑像、大合唱等。在表达主人公同一时间内的矛盾心情时会使用两个演员的“一对对”手法,所有演员动作、声音统一的“大合唱”则适用于放大某一个感情片段。

在“一人一故事剧场”中,不少分享者所面对的并不是具形的压力,而是无形的心理恐慌,因此必要时也可以要演员演出抽象的或无生命的元素。如在表现学生因时间紧迫而赶写论文时,演员之一即扮演时钟,来追着学生跑,一针见血表达出说故事者的感受与源头。[9]再如把凳子或箱子一个个摞起来表现债台高筑等。除了令人耳目一新外,把令说故事者感到压力的事物如学习、考试等以活人的方式再现出来,也有助于心理解压。

演员在演出时不得随意加入个人的想法,尤其是说故事者没有提到的情节,或者为了追求戏剧性而有夸张的表演动作。演员需要表达的是故事者的感觉和情绪,而不是他的感觉。在涉及暴力情节时,要用音乐、布条、声音、慢动作及其他创意操作表达,不能够直接用肢体进行施暴。如在呈现一个孩子所描述的母亲受到父亲暴力的情景时,演员们停下来,只有一块红色的布在场景上飞舞。[10]有时他们跟成人一样,需要的只是被倾听、被看到、被确认。

5.向说故事人表达谢意

这一步非常重要,它是向说故事人的信任表达感谢、对说故事人的故事表达尊重的方式。通常来说,当故事说完、表演结束时,演员将尽量在最后一个动作结束时面对说故事者。此时演员既处在故事中又处在故事外,以这种方式向说故事者表明尊重,将刚才的表现作为礼物送给说故事者,并等待他善意的批评。这是“一人一故事剧场”的仪式,不可省略。

6.回归说故事人

焦点回到说故事人及主持人身上,主持人给予说故事人回应的机会,询问他的感受,其他演员做好重现的准备。如果说故事人对演出极为不满,可以请演员再次演出。如果说故事人对故事没有修改的欲望,但故事本身可能仍然对他的心理有伤害,主持人可以委婉征求说故事者的意见,问他是否乐意看到他的故事以不同的版本演出。

这是对说故事者的内心情绪做转化的重要时机,但也不必过于执著。因为通常说故事人对自己的故事会有一定的回忆性,会有一种选择性的忽略,而他内心创伤的平复,未必一定受益于自己的故事,而是有可能在其他人类似的故事中,在“一人一故事剧场”宽容、热烈又充满依赖的氛围中感到人生的温暖,从而实现的。我们要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故事之间彼此呼应、彼此对话、彼此互动。“一人一故事剧场”所需要提供的正是一个开放、自由、尊重的说故事空间。有时指向性明确地试图“转化”说故事者的故事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一人一故事剧场”在演绎过程中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通常先做流动塑像、转型塑像,然后再做自由发挥等形式。这不仅是演员现场创造性发挥的需要,也是让观众和说故事者心理上逐渐开放、升级、融入的需要。

以上介绍的只是“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基本形式,事实上,在丰富的应用中,仍然有许多新形式被创造出来。如在有一些工作坊中,分享故事的过程变得非常隐蔽,并不以主持人直接的访谈开始,而是伴随在公益性质的咨询服务之后。再如2005年7月7日,在伯明翰的Carrs Lane教堂举行的主要内容为如何对待华裔家庭的家庭暴力的“一人一故事剧场”中,不仅包括故事的分享与演出,还包括网页制作等知识的学习,其演出仅持续40分钟。另一次在英国伦敦演出的“一人一故事剧场”《女人心》则只运用了流动塑像和即兴演出来演绎观众的故事。但无论演出场地在哪里,“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基本舞台结构是不变的,引导观众亲历讲述者的生活,唤醒分享故事的愿望和通过富有戏剧性事件的重现来抚慰心灵,也是其不容更改的内核。“为了保证一人一故事剧场的质量,我们必须具有强烈的美感、架构故事轮廓的灵活度,以及从任何听闻的事件中去创造出故事的能力。即便说故事人不能明确给出故事的要点,我们必须能够提供实质的开始、黑白及结论。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去处理某些关键处,以便赋予故事鲜活与荣耀。”[11]

澳门“一人一故事剧场”工作者莫兆忠认为,“一人一故事剧场”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剧场,它的社会价值在于[12]

1.加强社群之间的互相了解;

2.加强从个人自我到文化身份的认同;

3.提供参与者教与学双向的学习机会;

4.让参与者以崭新的角度反思自己的生活/社会事件。

“一人一故事剧场”通过创造仪式性空间的方式,为观众营造一个自由、热烈、富有感染力的氛围。将观众的故事提升为艺术素材并演出的同时,尊重了说故事者表达观点的权利,同时也让说故事者置身于事外,作客观的思考和艺术的欣赏。在表演结束后,主持人会征求说故事人的意见,是否将结尾加以改变,并再次演出,送给观众。因此“一人一故事剧场”不单是一种演出,更是一种沟通、服务公众的多元媒介,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心理治疗、辅导及商业推广等工作中。

与其他种类的应用戏剧不同的是,“一人一故事剧场”与生俱来就欢迎在剧场展演,它其实是一种需要公开演出的即兴剧场。在澳门、香港、台北、首尔、伦敦及伯明翰等城市的“一人一故事剧场”演出,除了个别特殊例子外,百分之九十都是公开演出。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演出以小剧场的形式出现,观众人数控制在十多人到数十人之间。有时也会到大剧场演出。如香港“V·R剧场”曾举办过有五百位观众参加的“一人一故事剧场”演出。

成功的“一人一故事剧场”演出,基于以下几个条件:一、演出团体在足够的训练及准备下演出,训练不只在表演技巧上,而是包括聆听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同理心;二、主持人能适当地说明演出的形式及引领观众参与,让观众可以在得到足够尊重及保护的情况下自由地表达;三、认真选择时间、地点及对象。

当然,观看“一人一故事剧场”与观看普通的舞台剧是不同的感受。在“一人一故事剧场”中,更多的是唤起观众个人的生活体验并实现情绪的宣泄,而并非技艺的欣赏。莫昭如认为,衡量“一人一故事剧场”需要从两个角度,一是艺术性,即演员的表演角度,另一则是是否制造了一个互相扶持、互吐心声、互相聆听、观众与观众及观众与演员互相交融互动的场合和聚会。[13]

“一人一故事剧场”的组织手段亦可以用来导演、编排一出戏剧。如在上海话剧中心上演的《卓新王子复仇记》,就是由智障人士自我倡导组织“卓新力量”及小区文化艺术发展团体“拉拉队”制作并演出的。在这出戏里,导演就运用了“一人一故事”的方式,安排几个简单的框架,内容全靠演员自行讨论、填充完成。在整出戏结束后,演员们主动邀请观众提供故事并进行演出,显然是最典型不过的“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演出形式。

思考题

1.“一人一故事剧场”和论坛剧场有什么区别?

2.“一人一故事剧场”中的主持人需要具备哪些素养?

3.“一人一故事剧场”中的演出和普通的舞台演出有何区别?

【注释】

[1]Jude Murphy,Robyn Bett:《一人一故事剧团生活在澳洲一人一故事剧场历史中的重要性》,《大合唱——一人一故事剧场多元声集》,香港展能艺术会,2005

[2]Alice Wong、汤赛君:《一人一故事剧场在澳门》,《大合唱——一人一故事剧场多元声集》,香港展能艺术会,2005

[3]蔡奇伟:《教习剧场之发展脉络》,蔡奇璋、许瑞芳:《在那涌动的潮音中——教习剧场TIE》,扬智出版社,2001

[4]何卓伟:《一人一故事即兴剧场之疗效》,http://www.heart2heart.com.hk/modules/news/print.php?storyid=414

[5]赖淑雅:《区区一出戏——社区剧场理念与实务手册》,中国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出版,2006,P119

[6]莫昭如:《深层故事》,http://disc.yourwebapps.com/discussion.cgi?disc=148304&article=44

[7]赖淑雅:《区区一出戏——社区剧场理念与实务手册》,中国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出版,2006,P117 118

[8]赖淑雅:《区区一出戏——社区剧场理念与实务手册》,中国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出版,2006,P118

[9]赖淑雅:《区区一出戏——社区剧场理念与实务手册》,中国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出版,2006,P119

[10]Maurice Halder:《一人一故事剧场——雏鸟高飞》,《大合唱——一人一故事剧场多元声集》,香港展能艺术会,2005

[11]Jo Salas著,李志强、林世坤、林淑玲译:《即兴真实人生——一人一故事剧场中的个人故事》,台湾心理出版社,2007年8月,P20

[12]莫兆忠:《剧场与社群的互动——澳门一人一故事剧场的现状与发展》,《大合唱——一人一故事剧场多元声集》,香港展能艺术会,2005

[13]莫昭如:《深层故事》,http://disc.yourwebapps.com/discussion.cgi?disc=148304&article=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