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对话文化:从单向学习向多向学习转变

提升对话文化:从单向学习向多向学习转变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提升课堂的“对话文化”,就要实现从“单向型学习”向“多向型学习”转变。曾听过《分数的意义》一课,我深深地被执教者的从“单向型学习”向 “多向型学习”转变所吸引。代教育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分数的由来,适时渗透数学文化思想。学生各抒己见,共同解决了单位“1”。在教学六年级“倒数的认识”时,师生互对回文诗的方式引入倒数。

提升对话文化:从单向学习向多向学习转变

课堂文化离不开“对话文化”。但传统课堂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单向性,由教师向学生讲授课本知识成了教和学的中心或唯一任务。要提升课堂的“对话文化”,就要实现从“单向型学习”向“多向型学习”转变。而实施“多向型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中开展教师、学生、文本和电脑四者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自觉地为师生、生生、生本和人机之间的互动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师生对话的新意。师生对话是十分平常的,但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对话却有着多层内涵,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谈话和交流。它追求的是平等、民主、公正的交流和沟通。同时,要善于开发生本对话的新景。但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本对话除了读文,也包括读图、读实验、读网络等,生本对话不是简单的阅读,而是精神的体验。此外,要善于营造生生对话的新风,不仅要让学生放声地讲,还要让学生能静心地听,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从而让真理脱颖而出。

曾听过《分数的意义》一课,我深深地被执教者的从“单向型学习”向 “多向型学习”转变所吸引。首先,请学生谈谈关于分数,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有的说,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有的说,知道分数的大小;还有的说,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此时教师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分数的由来,适时渗透数学文化思想。接着,关于分数,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有的说,分数怎么计算?有的说,最大的分数是什么?还有的说,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最后与课本互动,通过看书,你又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学生各抒己见,共同解决了单位“1”。

通过师生、生生等之间的沟通使学生的情感迅速得以升华,致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张扬。对话的课堂,是师生在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

实例:《我们去旅游》一课,大人小孩去租船,如何安排?生A:租大船,大船坐的人多热闹;生B:小船人少就能开;生C:多一个人,挤挤就可以少租一只船;生D:船夫算不算?(www.xing528.com)

有这样一个教学实例,一位教师在教学“正反比例的意义”时,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成正反比例的例子,以为学生看到老校长坐在后面听课,就编了一道题:老校长爱吸烟(通过平时观察),一盒烟20支,吸掉1支剩19支,吸掉2支剩18支……吸掉的烟越多,所剩的烟越少,变化正好相反,所以吸掉烟的支数和所剩烟的支数成反比例。教师吃了一惊,没想到学生编题会编到老校长头上去了,这个题不是反比例的题。但话已出不好不理,便急中生智,先引导学生讨论此题是不是成反比例,然后继续引导学生深入下去:“还是这件事,能不能编出一道正比例关系的题呢?”经过大家的互相启发,终于有人编出来了:“每支烟含尼古丁量一定,抽烟的支数和吸入的尼古丁量成正比例。”教师紧接着说:“看来吸烟危害太大了,我们一起劝老校长戒烟好吗?”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校长也情不自禁地鼓掌,并不断点头。

好一段充满人文气息对话的小插曲。试想如果这位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处理了学生的提问,那何来后面的精彩。新课程、新课堂注定是要放逐独白而青睐对话的。因为生活中的一切全是对话,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受到尊重,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何种思想,无论何种思想的教学,要永远保持鲜活,要不断得到发展,就必须坚持 “对话”,反对“独白”。

在教学六年级“倒数的认识”时,师生互对回文诗的方式引入倒数。设计片段如下,师:老师想仿效古人,来个以诗会友。生:好啊!师:客上天然居。生:居然天上客。师:僧游云隐寺。生:寺隐云游僧。师:人中柳如是。生:是如柳中人。这些诗都是互为倒句。教学中以“对诗”的形式引出“倒诗”,学生感到新奇,在有趣的情景中思考答案,慢慢地发现了规律。学生在感知古诗韵律美的过程中兴致极高,从而很好地渗透了“互倒”的理解与应用。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数学文化与人文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