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气污染治理:从圈层向网络转变

大气污染治理:从圈层向网络转变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形态呈圈层式自内向外扩展。④都市圈以密集的基础设施网络作为支撑系统,并且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延伸。都市圈的空间地域结构划分的核心是中心城市和外围县市之间社会经济联系的规模和密切程度。以此为依据,都市圈的空间地域可划分为核心圈层、紧密圈层与辐射影响圈层。

大气污染治理:从圈层向网络转变

工业化前期,大工厂为核心的现代生产促使传统的小农经济走向解体,农民与手工业者向城市集中,并与城市的资本、技术优势相结合,促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电气化与石油的使用造就了现代城市,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出现明显的分化,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例如城市中心区往往是商务区,向外是居民区与工业区,再向外的城市边缘则又以居住为主。城市形态呈圈层式自内向外扩展。

进入信息社会,准确、快捷的信息网络将部分取代物质交通网络的主体地位,空间区位影响力削弱。网络的“同时”效应使不同地段的空间区位差异缩小,城市各功能单位的距离约束变弱,空间出现网络化特征。网络化的趋势使城市空间“形散而神不散”,城市结构正是网络作用下,以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联系着,分散化与网络化的另一个影响是城市用地从相对独立走向兼容。

1.伯吉斯同心圆模式

1925年,伯吉斯对芝加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以后,用生态学中的入侵和继承概念来描述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并提出了著名的同心圆模式(图3-1、3-2)。他认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不同用途的土地围绕单一核心有规则地从内向外扩展,形成圈层式结构。当城市人口增长导致城市区域扩展时,每一个内环地带必然延伸并向外移动,入侵相邻的外环地带,产生土地利用性质的更替,但并不改变圈层分布的顺序。他认为城市空间结构是这样一种圈层结构:以中心区为核心,自内向外由五个同心圆组成。第一环带是中心商务区,包括大的商店、办公楼、剧院旅馆等,是城市社交、文化活动的中心;第二环带为过渡地带,这里绝大部分为老式的住宅和出租房屋,轻工业、批发商业和仓储业占据了该环带内一半的空间;第三环带是工人住宅带,房屋租金低,便于乘车往返于市中心,接近工作地,工厂的工人大多居住在这里;第四环带是良好住宅带,这里居住密度低,生活环境好,是中产阶级的住宅区;第五环带是通勤带,为通勤人士的居住区。

图3-1 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

A.中心商业区(CBD);B.过渡性地带;C.工人阶级住宅区;D.中产阶级住宅区;E.高级或通勤人士住宅区

图3-2 受交通线路影响的同心圆模型

1.CBD商业区;2.过渡性地带;3工人阶级住宅区;4.中产阶级住宅区;5.高级或通勤人士住宅区

该理论是以19世纪20年代美国流行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经验观察为基础提出的。同心圆模式基本符合单中心城市的模式,但由于它忽略了道路交通、自然障碍、土地利用的社会因素和区位偏好等方面的影响,与实际仍有一定的偏差。同时,伯吉斯从人文生态学角度得出的同心环模式,还忽略了人类除了生物属性之外尚有的文化属性,因此简单地把人类的竞争行为比作生物群落的竞争是有偏颇的。后来的城市研究学者虽仍沿用伯吉斯模式,但却赋予了土地经济学的解释。

2.霍伊特的扇形模式

1934年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根据对美国六十多个大中小城市房租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城市扩展总是沿主要交通干线或阻力较小的线路方向呈扇形发展,具有相似经济社会特征的社区往往会集聚在同一个扇形地带,据此,霍伊特创立了扇形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图3-3)。在该模式中,城市空间结构被这样描述: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批发和轻工业沿交通线从市中心向外呈楔形延伸;居住区由于受中心区区位及批发、轻工业发展的影响,呈现为由低租金向中租金区过渡的布局,高房租区沿一条或多条交通线路从低房租区向郊区地带呈楔状延伸。

图3-3 扇形模型

1.中心商业区;2.批发和轻工业带;3.低收入住宅区;4.中收入住宅区;5.高收入住宅区

与同心圆模式相比,扇形模式显然进步了许多,它突破了同心圆规则的形状,认为城市扩展并不是均衡进行的,更加突出了交通因素的影响,但该学说仍然没有脱离城市地域的圈层概念,只选取了房租一个指标来分析城市空间演化,忽略了城市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只分析了城区结构形态,忽略了对城区以外广大区域的描述。

3.多核心模式

多核心理论最先是由麦肯齐于1933年提出后,由哈里斯和乌尔曼于1945年加以发展的。该理论强调,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会出现多个商业中心,其中一个主要商业区为城市的主要核心,其余为次核心(图3-4),这些中心不断地发挥成长中心的作用直到城市的中间地带完全被扩充为止,而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新的极核中心又会产生这种多元结构的考虑,触及地域分化中多种职能的结节作用,但对多核心之间的职能联系讨论的比较少,尤其没有深入分析不同核心之间的等级差别和在城市总体发展中的地位,这是个不小的缺陷。

图3-4 多核心模式图

1.中心商业区;2.批发与轻工业区;3.低收入住宅区;4.中收入住宅区;5.高收入住宅区;6.重工业区;7.公共设施;8.郊外住宅区;9.郊外工业区(www.xing528.com)

4.都市圈理论

(1)都市圈的概念

目前国际上对都市圈没有形成统一定义。我国学者普遍认为,“都市圈”是一定尺度的城市群概念,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经济、社会联系的邻接城镇组成,是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功能地域,同时又是更大尺度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都市连绵带”的构建单元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都市圈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①由1~3个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其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可占到圈内的(1/3)~(1/2)以上,是整个区域城市体系的核心与枢纽。

②圈内的大中小城市围绕中心城市基本呈圈层状布局,等级规模体系相对合理。

③圈与圈之间的经济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圈内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非常密切,并且产业结构呈现综合、多元和开放的趋势,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结构转换能力以及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④都市圈以密集的基础设施网络作为支撑系统,并且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延伸。

(2)都市圈的空间地域结构

都市圈空间地域结构指都市圈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都市圈内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都市圈的空间地域结构划分的核心是中心城市和外围县市之间社会经济联系的规模和密切程度。以此为依据,都市圈的空间地域可划分为核心圈层、紧密圈层与辐射影响圈层。各圈层特征如下:

①核心圈层也称中心城市,一般指都市圈的中心城市,是都市圈经济最核心的部分,它工业发达、技术水平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是整个都市圈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②紧密圈层,一般处在中心城市外围、与中心城市之间已建立紧密的经济联系,是中心城市的直接影响区,受中心城市的辐射,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就业机会增加,能吸引移民,具有资源集约利用和经济持续增长的特征。

③辐射影响圈层,位于紧密圈层外围,是整个都市圈的最外围地区,同时也是中心城市影响区的边缘,与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缺乏某些成长机制的传递,其社会经济处于缓慢发展或停滞状态。

(3)都市圈中心城市的作用

都市圈中心城市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都市圈服务中心、创新中心与金融中心的职能,工业生产性职能向圈内扩散与转移。整体而言,中心城市的作用有三个方面:

①带动作用:中心城市比一般城市具有规模优势和经济实力。通过其特有的极化与扩散效应,带动都市圈内其他县市的发展。

②服务作用:中心城市往往居于都市圈市场或交通网的中心位置,是一定区域的客货集散地,通过市场机制为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服务,同时中心城市一般是区域的信息网络中心,是一定地域的人才汇聚之地,为区域提供信息交流场所,并发挥其“精神产品”的创造传播功能。

③示范作用:中心城市是区域和区域内城市群的“火车头”,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均快于或优于都市圈内的其他县市,起着导向与示范作用,而且这种示范作用通过中心城市的创新机制加以保证。

由此可以看出,都市圈中心城市通过极化和扩散作用来促进都市圈的发展。一方面它形成一个强大的经济引力场,不断将周围地区的资金、人才、信息吸引到都市圈内,使其经济势能不断提高,增强对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它又有强大的辐射力,向外扩散商品、转让技术、转移产业,既为自身的三产发展腾出空间,保证自身经济的持续增长,又通过在整个都市圈内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缩小都市圈内各县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落差,带动整个都市圈的发展。极化作用与扩散作用是同时存在的,但只有通过极化作用,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扩散作用才强,才能真正带动整个都市圈的发展。

【典型案例】宁波

自宁波设立北仑区以后.港口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同时城市空间的扩展也逐步加快。1984年宁波大学在两江边建立,以高校为基础的社区范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逐步扩张。1999年宁波市政府提出城市东扩政策,城市东扩步伐加快,开辟了高科技园区北区和南区,各大高校逐步在其中聚集,形成高级的生产与服务中心,老城区向东蔓延迅速。北仑区在港口经济的带动下,城市空间以开发区的形式进一步扩展,中心区和北仑区相向发展。镇海区在加快港口建设的同时也向中心城区蔓延。同时,镇海、北仑两港沿海岸线以填充的方式相向生长逐步连成一片。另外,充分利用了大榭岛的海岛空间设立大榭岛经济开发区,海港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并带动城市空间的发展。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宁波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大致为从鄞江小溪形成点状小镇,后来为利用便利的内河交通,迁到三江口,沿江沿交通线轴向延伸并进一步向内填充形成块状城镇,进而演变为星状。1980年,随着港口经济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不连续的跳跃式发展演变为组团式发展并有相向蔓延之势。进入1990年,宁波经过漫长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建港条件不断改善,城市各组团处于一个由向心集聚向三者之间互相离心扩散的趋势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