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的分析

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的分析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简易程序规定了简便的起诉方式、简便的传唤方式和简化的审理程序,能够提高人民法院的办案效率,及时稳定民事法律关系,防止矛盾激化。同时,适用简易程序及时审结简单民事案件,还可以使人民法院抽出更多的时间和人力,更好地审理其他复杂案件。因此,《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规定的简易程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的分析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

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简单民事案件所适用的程序。在我国,简易程序是与普通程序并存的一种独立的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是第一审程序的一种,与适用普通程序审结案件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对一审案件的判决不服,同样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应首先适用简易程序的规定。简易程序没有规定的,要适用普通程序的有关规定。

从理论研究及各国的立法看,可从三种意义上界定简易程序的概念:

1.狭义的简易程序。这种意义上的简易程序外延最小,它排除了小额诉讼程序、督促程序等其他简易化了的程序。目前,日本《民事诉讼法》和我国台湾地区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即属于这种类型。

2.传统的简易程序。即与普通程序并列的诉讼程序,包括狭义的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目前属于此种类型。

3.最广泛意义上的简易程序。包括狭义的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也包括其他诸如督促程序、书面审理等简易化的程序,是所有简易程序的总称。[8](www.xing528.com)

二、简易程序的意义

( 一) 便于当事人诉讼

方便当事人诉讼是我国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就是这一精神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交通不便,当事人进行诉讼在客观上有一些困难。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可以有效地为当事人减轻往返之劳,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使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及时得到解决,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受到保护。

( 二) 便于人民法院办案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民事纠纷日趋增多。在审判实践中,简单的民事案件大量存在,《民事诉讼法》规定简易程序,有利于人民法院及时审结民事案件。简易程序规定了简便的起诉方式、简便的传唤方式和简化的审理程序,能够提高人民法院的办案效率,及时稳定民事法律关系,防止矛盾激化。同时,适用简易程序及时审结简单民事案件,还可以使人民法院抽出更多的时间和人力,更好地审理其他复杂案件。因此,《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规定的简易程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