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注重创设学习情境,提高课堂效果

注重创设学习情境,提高课堂效果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只有清楚了这些,才能更合理、更有效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数学课堂采取讨论式教学法组织教学,那么教师的角色是“导演”。不妨作为“导演”的教师导出如下问题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一是请写出每个问题的答案,二是你能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发现上述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吗?以上工作完成后,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注重创设学习情境,提高课堂效果

(一)充分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状态

教师备课时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考虑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哪些知识对学生而言是新知识?新知识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如何突破?疑点在哪里?举例如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节知识内容,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知道这个结论并已尝试验证,初中阶段再讲这部分内容,那么教学的重点应落在怎样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如何做出辅助平行线就应该是教学重点要突破的难点。教师只有清楚了这些,才能更合理、更有效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方法(www.xing528.com)

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启发和点拨要适时、适度,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尽可能多地把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尝试,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走“捷径”,过早地把解题过程和答案告诉学生。举例如下:在学习“三角形外角”这节知识时,由于已学邻补角,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三角形中的主要元素边、角进行一些变化,学生会很自然地发现“三角形的外角”,并顺理成章地根据其特点给出描述性定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抛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根据定义看看一个三角形有几个外角?从几何特征和数量关系两个角度分析,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定值,那么三角形的外角和是不是也是确定的值呢?如果数学课堂采取讨论式教学法组织教学,那么教师的角色是“导演”。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是在教师的精心准备与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学习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举例如下,《变量》那节课教师也要求学生讨论,但我认为毫无目的的讨论只是流于形式。不妨作为“导演”的教师导出如下问题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一是请写出每个问题的答案,二是你能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发现上述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吗?三是每个变化过程中涉及到哪些量?你能将这些量分类吗?

以上工作完成后,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通过这两种教学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