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效果

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效果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中的“有效”是指对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活动结果达到了所设立的教学目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充分认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在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才能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可就目前来看,有一部分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忽视了问题情境的可接受性,致使创设的问题情境并没有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效果

(一) 创设多元化问题

1.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

“悬念式”问题情境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欲答不能,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对新知识的探索。通常在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创设“悬念式”的问题情境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

古语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则。对于比较复杂、难点较大的知识点,教师应善于创设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由简到难,启发性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认知结构和遵循知识逻辑的“阶梯式”问题情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挑战的欲望,还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3.创设“辐射式”问题情境

在总复习或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促使学生往多个方向积极思考,寻找和发现与该中心紧密相连的知识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辐射式”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还能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4.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

“开放式”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其思维的灵敏性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可创设结论开放、解题思路开放等“开放性”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热情,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5.创设“争论性”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争强好胜这一心理特点,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有意创设“争论性”问题情境,鼓励其大胆质疑,表达自己的见解,在相互辩论中撞击出思维的火花。在争论中,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及时纠正错误,还能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开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6.创设“陷阱式”问题情境

“陷阱式”问题情境在习题课、复习课中应用较多,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培养其对陷阱的防御意识。

(二)创设有效问题教学情境

1.加强教师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理论的学习

(1)正确认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内涵

课程改革以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已经逐渐被广大的一线教师所了解,但是有些教师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内涵的认识并不准确。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中的“有效”是指对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活动结果达到了所设立的教学目标。问题情境教学应是指问题的刺激模式,即问题呈现形态和组织方式,情境因问题而有意义,问题因情境而有生机,很明显“问题”是核心的、本质的,而“情境”是辅助、形式的,任何置“问题”于从属地位,盲目追求“情境”效果的教学,不仅是对问题情境教学的曲解,也不是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效果。

可就目前来看,有一部分数学教师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内涵的曲解,导致了在进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时,将“问题”与“情境”的从属地位倒置,致使创设的问题情境是无效的。因此,为了解决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内涵的曲解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问题情境创设教学含义进行正确理解,将数学问题恰当地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2)充分认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在新课标中的要求

课程标准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课改精神,促使数学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师了解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起到了标准化的作用,同时明确了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充分认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在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才能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2.明确把握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基本特征

(1)创设故事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趣味性

斯宾塞说:“在所发生的一切教育的变革中,最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把知识的获得当成一件快乐的,而不是苦恼的事情。”在教学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是多么重要。实际上,因为不可能所有问题情境及内容都是真实的,但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可编造事实。那么处理真实性与虚假性之间的关系就是关键,当有些数学问题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远时,教师可以试着创设故事情境来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创设故事情境既直观、易懂又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故事问题情境,更加注重问题的趣味性,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也有利于学生进入情境,并且在故事情境中提出趣味性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想要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达到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目的。

(2)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可接受性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还要考虑学生能否接受。可就目前来看,有一部分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忽视了问题情境的可接受性,致使创设的问题情境并没有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就是情境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但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要做恰当的调整,使其符合数学内容,又要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更要注重问题的可接受性。通过对钱守旺老师的教学案例的分析学习,笔者提出了针对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来讲解内容,通过问题来一步一步激发学生想要了解学习内容的急切心情,并注重提出具有可接受性的问题,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想要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地做到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目的。

(3)创设梯度式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层次性

创设梯度式问题情境是要具有小梯度性,把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很多个小问题,或是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成几个小阶段,也就是问题的引入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创设梯度式问题情境还应注意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根据具体的知识内容、教学目标,适应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对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教师可以创设游戏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问题设置的层次性,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课堂学习中一次又一次地被调动、被激发,同时又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感,这是一次有效问题情境创设,达到了最优的数学教学效果。

(4)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探究性(www.xing528.com)

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是开放性强,解决方案多,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答案不唯一、多元化的开放性的问题,但是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性,表现的方式也要多样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勇于挑战、探索的精神。可就目前来看,有一部分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忽视了问题情境的开放性,致使创设的问题情境并没有起到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因此,为了解决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忽视开放性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学生的视角帮助学生逐渐了解教学内容,细化教学重难点,创设开放式的问题情境,并不为学生设计唯一的答案,提出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就像是钥匙,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3.建立“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课题小组,发扬团队精神

教学课题小组可以组织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教师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然后课堂实践,最后组织一起进行课后反思,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可就目前来看,有一部分数学教师只在讲公开课和领导听课时才进行问题情境教学的创设,平时上课基本不进行,也不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课后反思,究其原因是教师工作繁重,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备课,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不愿意在教学设计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进行课后反思。建议教师发扬团队精神形成“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课题小组,分工合作,共享资源,这样才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和工作量,达到双赢的目的。

(1)组织集体备课

建立“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课题小组,以每个年级为单位,每个年级的所有数学教师确定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位数学教学教师都要就其他教师提出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每位教师会轮流做会议记录学校领导为了解各年级组备课活动的进展,并指导“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课题工作顺利进行,要经常参加备课活动。在备课结束后,教师将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其他教师去听课,然后提出修改意见。

(2)组织课后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走向专业自主,确立其主体性的标志,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立足点。课后教学反思是在集体备课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真备好每一节关于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的数学课,课后进行教师自我反思,其他教师评课研讨。每位教师应该定期上一节“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的公开课,要求同年组其他没有课的教师去听课,然后进行集体评课,每位教师上完公开课后要写好关于“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课后反思,其他教师写好听课后的反思,并进行交流讨论。进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后,进行课后反思,能更有效地运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多途径帮助教师解读问题情境教学的核心内涵

很多教师简单地认为问题情境是针对教学内容的情境,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所学。其实,问题情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活场景的设置,它是包含有一定的情感成分的,是关乎教学内容的,是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的,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核心是情境相融,“寄情于境,入境会情”。教师在创设数学情境的时候不仅要想到教学的内容要求,还要想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时代意义。在以往的很多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只是采取了“拿来主义”,并没有真正去研究问题和数学情境,这样导致数学情境没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创新性,不能完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更不用谈学生带有兴趣地去主动学习了。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之前先要分析教学内容、学生的学情、目前时代发展中出现的新鲜事物等,这些因素都可以为高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提供来源。当然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明确问题情境的内涵,深层次地诠释数学问题情境的内涵。

(1)定期举行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听课互评

数学问题情境是一种学科性很强的问题情境,数学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的,可以锻炼学习的思维能力。数学学习还具备生活化的特点,是与现实世界活动紧密相通的。关于数学问题情境不仅仅是在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加上数学的特质,而是将数学的特质和问题与情境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互点缀。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挖掘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通过展示或者模拟生活情境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思维空间,通过引导和追问的形式,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升华,学会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创新性,可以促进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高效的课堂氛围。

对于教学模式的深层理解,或许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思路,通过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就会慢慢地对这一教学模式拥有自己的见解。

(2)将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提高学生主动性

课程标准强调学习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他们方法,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是情和境的完美结合,教师可以拿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实例来进行教学,这样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纳,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其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中来。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在问题解决的驱动下,自己探索出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在问题与自己的情感交织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所以说,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带动学生热情地投入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去,让他们自己学会解决问题。

5.明确问题情境教学的目的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会使他们产生枯燥感,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创设一定的接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创设接近教学目标的问题情境可以促进学生有意义地进行学习,促进学生之间合作探究能力的体高,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1)提高问题情境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很多一线教师认为自己的日常工作就已经很忙了,没有必要再去主动创新、研究教学,有现成的教学参考就可以了,但若每个人都不去主动学习,不去主动接纳新事物,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尤其是教师,不去研究新的教育现象,就不会懂得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提高自身对问题情境教学的意识,主动地去学习、研究,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来提高技能。尤其是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方法,新课标对情境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必须要在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内涵有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学校可以聘请专家为教师讲解分析问题情境的内涵和创设要求,让教师慢慢地学会创新,不断地提高问题情境教学的技能。

(2)明确问题情境教学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意义

一切活动都紧随其目的,我们的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指导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还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情感体验,即学生亲历探究、合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他们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数学课堂上,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并不能够保证学生可以做到这三种目标的同化,而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高度情感化、实践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促进这三种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问题和情境的结合带给学生的冲击性。

6.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自己听课、观摩,还可以通过网络观看一些优秀的教学视频资料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作为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充实自己。因为时代在飞速地发展,信息在高速地更新,作为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一定要关注最新的知识动态,不断学习吸收新鲜的事物,才会不被这个时代淘汰。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途径有很多,可以自己多学习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多接纳一些时代的新鲜产物。一是可以通过在学校与同事之间教研商讨,对于自己困惑的地方可以借鉴别人的意见和处理办法,通过与别人一起分析、商量,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经过自己的思考与阅读,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二是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教育专家给一线教师讲解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对一些典型的教育现象集中分析,总结教育经验。

(1)选择合适的途径创设情境

问题情境创设要求教师把多种影响因素包括进去。学生的思维缓慢,不成熟,不能接受和理解较复杂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多为学生着想,多创设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情境,调动上课的气氛,激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创设接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摆脱枯燥的机械学习。在有效问题的牵动下,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在师生互动中,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通过亲自实践和动手操作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2)观摩学习优秀案例,破解心中疑惑

作为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其实教师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如分析优秀的公开课、网上观看优秀的教育视频、学习积累别人的经验,然后不断反思自己,寻求进步。通过对比优秀案例和自己上课的教案,分析自己的不足,总结获得的启示。优秀的教师会把问题和情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细致的语言渲染,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教师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进这一实际情境中来,启发性地引导语让学生学会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提出问题。在课堂的每个环节,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发言,思考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发散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教师在以后创设情境时也要尽量做到有趣,接近生活,启发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使学生更愿意去思考,去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