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美术教学策略:问题式情境创设

高中美术教学策略:问题式情境创设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等问题,同时也不能提一些很宽泛的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例如,在比较鉴赏《格尔尼卡》与《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两幅作品时,如果问题是:“这两幅作品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例如,在鉴赏《格尔尼卡》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找出画面中你认为最特别的形象是什么?”

高中美术教学策略:问题式情境创设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巴尔扎克也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思维的火花、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个体与已有认知产生矛盾冲突,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内容。问题情境是教学中最普遍的一种方式,任何学科、任何课堂都离不开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是一种学习情境,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想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形成稳定的学习状态。问题的设置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必须是学生能接受且有能力回答的问题,还要有思维含量,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不能总是提一些类似:“是不是?”“行不行?”“好不好?”等问题,同时也不能提一些很宽泛的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例如,在比较鉴赏《格尔尼卡》与《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两幅作品时,如果问题是:“这两幅作品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不好回答。教师可以换成这样的问题:“这两幅作品分别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两幅作品在造型方法、构图、色彩运用上有何不同?同样是与战争相关的题材,艺术家为什么采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方法?这些方法对作者表达主题有何帮助?”这样的问题,立意明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以层层递进的形式促进学生对作品的深入探讨。

课堂教学中问题的类型有很多,在美术鉴赏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教学任务,不同的环节设置不同的问题。如在作品鉴赏的开始,一般会涉及作品门类、作者、创作年代这样的问题。这类问题有明确的答案,一般比较简单,思维含量低,但这样的问题不能少,它能解决学生的基本美术知识,同时是作品鉴赏的基础,但是这样的问题不能过多。随着鉴赏活动的深入,会逐步涉及一些深层次拓展学生思维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应该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需要教师多去思考设计。例如,在鉴赏《格尔尼卡》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找出画面中你认为最特别的形象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其实这个问题有很多方面的意义。它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很多学生发现了开始没注意到的一个形象——断箭旁边的那朵小花),可以引发学生对画面中形象的思考。所谓特别一定是有与其他形象不一样的地方,或是形象的外形,或是形象的内涵,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必定会思考,如“灯为什么会是这种形状?画面中为什么会出现花?有什么特殊含义?”等。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思维会被激活,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另外,由于美术鉴赏的角度不同,我们每个人在鉴赏作品时关注点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问题,可以是作品的文化背景,可以是作品本身构图、造型等绘画语言方面,也可以是作品的内容方面,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可以是教师设置问题的切入点。(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