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料需求计划 (MRP) | 管理信息系统

物料需求计划 (MRP) | 管理信息系统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ERP的发展历程经过了几个阶段:定货点法,MRP,闭环MRP,MRP II,ERP。因此,针对定货点法存在的问题,人们又提出了一种用于计划编制与库存控制的方法,即MRP。MRP是以产品零部件为计划对象。因此,利用基本MRP原理制订的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往往容易造成不可行。随着市场的发展及基本MRP的应用与实践,20世纪80年代初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闭环MRP理论。图2-9 闭环MRP逻辑流程图

物料需求计划 (MRP) | 管理信息系统

ERP的发展历程经过了几个阶段:定货点法,MRP,闭环MRP,MRP II,ERP。

定货点法如图2-6所示。对于某种物料(物料是为了产品销售出厂,需要列入计划的、控制库存的、控制成本的一切物品的统称)或产品,由于生产或销售的原因而逐渐减少,当库存量降低到某一预先设定的点时,即开始发出订货单来补充库存,直至库存量降低到安全库存时,发出的订单所订购的物料或产品刚好到达仓库,补充前一时期的消耗。此定货的数值点,即称为定货点。从订单发出到所订货物收到这一段时间称为定货提前期。

图2-6 定货点法

定货点法只能根据平均消耗量来确定“何时订货”,而不知道“何时需要物料”。然而,“何时需要物料”才是真正重要的问题,只要知道了“何时需要物料”,那么“何时订货”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针对定货点法存在的问题,人们又提出了一种用于计划编制与库存控制的方法,即MRP。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IBM公司的Joseph A.Orlicky博士在不断探索装配型产品的生产与库存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把企业产品中的各种所需物料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两种类型,并按时间段确定不同时期的物料需求,形成了“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所需数量的物料”的重要认识,从而产生了解决库存物料订货的新方法,即物料需求计划,也称作基本的MRP。在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的大力宣传和推动下,MRP得到不断推广和普及。

MRP主要的思想是:在满足生产需要(需求数量和时间)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库存,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需要的数量。MRP是以产品零部件为计划对象。MRP的计算是根据反工艺路线的原理,按照主生产计划确定的产品生产数量及期限要求,根据产品结构信息、零部件和在制品的库存情况、各生产(或采购)阶段的提前期、安全库存等信息,反工艺顺序地推算出各个零部件在各个时段需要生产(或采购)的数量与期限,得到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图2-7所示的产品结构树描述了MRP的结构层次。MRP回答了制造业中的常见问题,即市场要什么?卖什么?买什么?做什么?如图2-8所示。(www.xing528.com)

图2-7 产品结构树

图2-8 MRP逻辑流程图

在MRP的形成过程中,考虑了产品结构相关信息和库存相关信息,但物料需求计划仅仅是生产管理的一部分,还要通过车间作业管理和采购作业管理来实现,同时还要受到生产能力的约束。因此,利用基本MRP原理制订的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往往容易造成不可行。随着市场的发展及基本MRP的应用与实践,20世纪80年代初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闭环MRP理论。闭环MRP理论的基本思想有两点:一是把生产能力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纳入MRP形成一个闭环系统;二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必须有来自车间、供应商和计划人员的反馈信息,并利用这些反馈信息进行计划调整平衡,从而使生产计划方面的各个子系统得到协调统一。如图2-9所示,它自上而下地执行计划,自下而上地执行反馈,并实时应变。

图2-9 闭环MRP逻辑流程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