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数学教育中心理学分析

小学数学教育中心理学分析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体验到的东西会感到真实、现实,并能留下深刻印象,小学儿童在几何图形学习中的体验策略是让他们经历体验过程,感受几何图形直观,提升几何思维能力、形成空间观念。小学儿童学习空间几何的体验策略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实施:一是引导学生回想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活情景,唤醒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和感受几何图形。

小学数学教育中心理学分析

我们体验到的东西会感到真实、现实,并能留下深刻印象,小学儿童在几何图形学习中的体验策略是让他们经历体验过程,感受几何图形直观,提升几何思维能力、形成空间观念。小学儿童学习空间几何的体验策略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实施:

一是引导学生回想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活情景,唤醒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和感受几何图形。例如,学生小时候就在生活、游戏中开始接触现实世界中各种物体形状,积累了较多关于形状、大小等几何图形的早期经验,小学生已具有丰富的几何现实原形。例如,小学生生活中对圆形车轮、正方形地砖、长方形门窗等的体验,在积木游戏中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的体验,这些已有的活动经验在学生辨识几何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儿童在学习几何图形时,会联系生活中熟悉的实际事物,把几何图形与生活、游戏体验相联系,逐步从生活经验中发现、抽象几何的本质属性。

二是小学儿童在课堂模拟真实情景下,通过经历实践活动来体验和感受学习几何图形,发展空间观念。例如,如果发现桌子有点摇晃,要用一根木条固定住,该怎样钉才最牢固呢?学生会在比较各种钉钉子方法后,发现将木条斜着钉下去的桌子会很牢固,把这个经历再现于课堂,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规律;又如可以将小学生经常参与的折飞机活动带入课堂,让学生切身体验“对称”的几何图形,感悟到“对称”图形的特征。(www.xing528.com)

三是小学儿童在生活场景中经历有关几何图形体验过程,感应几何知识、建立图形表象,形成空间观念。空间观念不能在学生的短时间学习中突然领悟而形成,而是儿童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实践中逐步感知和积累形成的。例如,小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位,可以让学生进入生活场景,在具体场景中反复感知位置与方向,亲历认识、辨别方位的学习过程,在亲历实践中获得认知体验,感知几何直观,促进几何思维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