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拟人法:古诗词与散文中的生动描写

拟人法:古诗词与散文中的生动描写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较譬喻更进一步的方法是“拟人”。“拟人”是把无知的静物,当作有知的动物来描写,甚至由作者代静物设身处地,观感一切,抒其所得而达到栩栩欲活的效果。这一种方法,古今的诗词,极为注重,很值得我们注意。这一种拟人法,在散文中也屡见不鲜。拟人法在叙事文中也可运用。

拟人法:古诗词与散文中的生动描写

将无知的静物,当做有知的动物来描写,使它们栩栩欲活,当然更易使读者引起具体而强烈的感觉,这一种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

较譬喻更进一步的方法是“拟人”。“拟人”是把无知的静物,当作有知的动物来描写,甚至由作者代静物设身处地,观感一切,抒其所得而达到栩栩欲活的效果。这一种方法,古今的诗词,极为注重,很值得我们注意。例如:

(一)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苏轼《海棠诗》)

(二)当菜花披着黄袍,

称霸于绿野时,

豆花不曾屈服,

依然黑白分明!(刘大白《旧梦泪痕》)

这一种拟人法,在散文中也屡见不鲜。例如:(www.xing528.com)

水是怎样的开心啊,她将那可怜的失路的小红叶儿,推推挤挤的挤到一个漩涡里,使他滴溜溜打转儿,那叶儿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他才一溜烟的逃走了。

水是这样喜欢捉弄人的,但流到坝塘边,她自己的磨难也来了。你记得吗?坝下不是有许多大石头,阻住水的去路?

水流到石边时,还是不经意的涎着脸,撒娇撒痴地要求石头放行。但石头却像没有耳朵似的,板着冷静的面孔,一点儿不理。于是水开始娇嗔起来了,拼命向石头冲突过去。冲突激烈时,浅碧的衣裳袒开了,露出雪白的胸脯,肺叶收放,呼吸极其急促,发出怒吼的声音来,缕缕银丝头发,四散飞起。(绿漪《鸽儿的通信》)

拟人法在叙事文中也可运用。例如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楔子》:

我们靠着取暖的两种宝贝,就是那半干不湿的木柴,和那煤气厂里蒸取过煤气的煤渣。那湿柴再煨也煨不燃,吱吱的响,像背地埋怨说道:“你要我中用,还该先下一番工夫。这样生吞活剥起来,可是不行的。”那煤渣在那里无精打采的干炙,却一阵一阵的爆出碎屑来,像是恶狠狠的说道:“我的精髓早已榨干了,你还要相煎太急吗?”

大凡这种文句,都发生于写作者情感饱满物我交融的时候,不然,这些巧妙的文句是不易写成的。我们在练习写作时,虽然不妨学习,却不宜勉强做作,免得弄巧成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