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刘万年先生笔墨意蕴:揭秘中国画的深意

解读刘万年先生笔墨意蕴:揭秘中国画的深意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解读刘万年先生画作的文化意蕴,首先就要了解中国画的“用笔”,该词自有深意。“使笔不可反为笔使”“用笔不可反为笔用”,是说要能用笔。看待、评价刘万年先生的西藏山水画,先要认识中国画的“事实”,即中国画为何物。我的体会,成就中国画体,有四点是应该考虑的:整体性、意会性、功力性、主体性,“极高明而道中庸”。

解读刘万年先生笔墨意蕴:揭秘中国画的深意

要解读刘万年先生画作的文化意蕴,首先就要了解中国画的“用笔”,该词自有深意。第一,“用笔”包括执笔、运笔和笔迹即点、画,含有使用及效果二义。“使笔不可反为笔使”“用笔不可反为笔用”,是说要能用笔。东汉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神山圣水图(102)

俄国抽象艺术大师康定斯基说:应该建立“旨在使符号变为象征”的“新的艺术学”(抽象艺术)。他认为艺术创造必须“依据内在需要的原则,亦即心灵的原则”;“形式是内在含义的外观”。他所说的“心灵”,又称“精神”“内在冲动”,是一种形而上的含义,既定的绝对本质,是一种无法解释清楚的概念,也是没有意义的。正如美国著名的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我们再也不能把艺术活动看作一种超然的、受到上苍神灵秘密资助的活动了。”所以不必理会他所说的“心灵”,讨论“内在意义的外观”与形式的关系就行了。“形式”也就是“符号”,即色彩、形状(点线面等形式)。他在《点、线、面》一文里分析了符号的“内在”“外在”方面。他说,在外在形式中起作用的种种力量——紧张(张力)才是艺术要素,艺术要“通过记号(符号)变为象征”。“张力”“象征”指什么呢?他说,黄色——向观众逼进(运动),是人类狂躁状态的心境;蓝色——感觉宁静,当接近于黑色时,表现出了超脱人世的悲伤;黑色代替了惰性的阻力,白色代表无阻力的静止,仿佛一道无尽头的墙或一个无底深渊;“水平线是女性的”,“垂直线是男性的”,最纯粹的三种直线,水平线“表示无限的寒冷运动的形态”,垂直线是“暖的形态”,等等。

应该说,康定斯基所说这种“中国人和西欧人各自在象征内容上的差异”的认识,从文化上说是浅薄的。比喻、象征,是人与物的对立,人与物还是二元的。(www.xing528.com)

相比之下,一位美国当代的比较哲学家和美学家埃利奥特·多伊奇则深入得多。他比较了勃鲁盖尔(16世纪画家)和马远的作品,从“审美偏爱”出发,得出结论,中国绘画缺乏对人为恐怖事件的描绘,“并不是由于中国艺术家相信只有某些事物或事件从道德上说是合适于艺术家表现主题的,而是由于对恐怖事件的描绘及事件本身都会直接违反支配着生活的自然——精神节奏,是由于人类制造的恐怖事物是‘反自然’的,按中国人对‘自然’所含的深刻含义来说,中国艺术家及其文化是反对这类事物的。”他对中国画的“形式的内容”(构图和设计、对立和紧张的解决、内在的生命力)的分析,看到“勃鲁盖尔的画是由部分组成整体,马远的画是由整体支配和决定各个部分”。

看待、评价刘万年先生的西藏山水画,先要认识中国画的“事实”,即中国画为何物。我的体会,成就中国画体,有四点是应该考虑的:整体性、意会性、功力性、主体性,“极高明而道中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