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定国南明抗清:战象与勇将的壮举

李定国南明抗清:战象与勇将的壮举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定国南明永历政权的抗清名将。3月,李定国率领八万人马和五十多头战象向清军发起了进攻。李定国的胜利引起了孙可望的嫉恨,为了避免自相残杀,李定国决定离开湖南。李定国多次想要和孙可望缓和关系,一致抗清,孙可望却一意孤行。李定国不得已,只好提前开战,这场战役非常惨烈,清军的精锐部队损失惨重,而明军几乎全军覆没。李定国一直在云南边境上收集人马,打击清军,准备光复。

李定国南明抗清:战象与勇将的壮举

李定国是明末著名的抗清英雄,可是他的英雄事迹一直鲜为人知。说一说你眼中的李定国。

1646年,桂王朱由榔(láng)在驻守两广的明朝官员瞿式耜(sì)等人的拥戴下,在广东肇(zhào)庆即位,建立了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改年号为“永历”。

当时,清军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南明的疆域缩小到了西南一带。与此同时,明朝末年的一些农民起义军,因为不愿意向清朝投降,也辗转到了这里。不久,清军便大举南下,这时,一位名叫堵胤(yìn)锡的大臣建议联合起义军共同抗清,永历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李定国是这些起义军中的一员。他是陕西延安人,张献忠的养子,因为英勇善战,被人称为“万人敌”。大西政权覆灭后,他和张献忠的另外三名养子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收集残部,辗转到了云、贵等地。

李定国

南明永历政权的抗清名将。英勇善战,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为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杀后,他悲愤成疾,病逝在云南,年仅四十二岁。

四个人当中,孙可望年纪最大,也最有野心。他当时想要占据云南,独霸一方。而李定国则主张辅助南明,恢复大明河山,于是指责孙可望说:“肇庆已经有了永历皇帝,你居然还这样妄自尊大,难道是想自取灭亡吗?”孙可望听了暂时打消了这个想法,但心中一直耿耿于怀。

公元1652年,孙可望派人把永历帝接到了贵州,可是他只想着争权夺利,把联合抗清的大事抛到了脑后。当时瞿式耜已经牺牲,抗清的重担落到了李定国一个人的身上。李定国这个时候已经训练出了一支精兵,他还从缅甸找了一批驯象的人,组成一支象队,决定等到时机成熟后,向清军发动进攻。

3月,李定国率领八万人马和五十多头战象向清军发起了进攻。他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李定国率军从云南、贵州一直打到湖南,收复了几座重镇,接着又兵分三路进攻桂林。

当时驻守桂林的是定南王孔有德,他听说李定国前来攻打桂林,立刻率兵应战。双方在严关对垒,还没有开战,李定国的战象就扑了过去,战象发出的阵阵怒吼声使清军的战马受了惊,清军顿时乱作一团,李定国率领将士们趁势杀过去,清军大败,孔有德带着残兵败将逃回了桂林城中。

李定国下令把桂林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命令部下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不久,桂林城破,孔有德走投无路,只好自焚了。历史上将这次胜利称作“桂林大捷”。

李定国一鼓作气,又率领将士们向湖南进军。将士们斗志昂扬,攻下了不少城池,逼近长沙。当时李定国出师仅仅七个月,就为南明开拓了三千多公里的疆土,清朝朝野震惊,赶紧派洪承畴和敬谨亲王尼堪率领十五万精兵,向长沙扑来。(www.xing528.com)

敌人来势汹汹,李定国对此做出了周密的安排,他率军主动撤离了长沙,引诱清军渡过了湘江,在衡阳布下了埋伏。清军追赶到衡阳,双方激战了四天四夜后,李定国假装兵败,把尼堪引进了预先设好的埋伏圈,清军全军覆没,尼堪也被杀了。这次胜利被称作“衡阳大捷”。

李定国的胜利引起了孙可望的嫉恨,为了避免自相残杀,李定国决定离开湖南。孙可望趁机亲自率军到湖南和清军展开了较量,却打了个大败仗,连李定国收复的许多城镇都丢失了。

李定国多次想要和孙可望缓和关系,一致抗清,孙可望却一意孤行。公元1657年,孙可望率兵攻打李定国,因为好多部下不支持,临阵倒戈,所以不到十天孙可望便战败了。孙可望兵败后,立刻投降了清军,并且把云、贵地区的守防告诉清军,清朝的统治者们这才决定大规模地进攻云贵。

公元1658年,降将吴三桂、洪承畴等人率领清军,兵分三路进攻云南、贵州。公元1659年,李定国的军队退守到了一个叫磨盘山的地方。他率领部下殊死抵抗,最终还是失败了。永历帝和他的几个亲信官员逃到了缅甸避难。

相关故事

血战磨盘山

公元1659年,因为有孙可望带路,清军长驱直入,李定国护卫着永历帝,一直撤退到了一个叫磨盘山的地方。这个地方丛林密布,地势险要,李定国一看计上心头。他充分利用地势特点,巧妙地设下了三道埋伏,每一道埋伏设伏兵两千人,全都是能够以一敌十的精兵。李定国想要在这次战斗中将清军一举歼灭,可是就在决定胜负的时刻,南明光禄寺少卿卢桂生叛变投敌,把埋伏的机密报告给了吴三桂。李定国不得已,只好提前开战,这场战役非常惨烈,清军的精锐部队损失惨重,而明军几乎全军覆没。磨盘山之战后,李定国和永历帝失去了联系,被迫退入了缅甸境内。

公元1661年,吴三桂带兵开进缅甸,逼迫缅甸统治者交出永历帝。永历帝一回到昆明,就被吴三桂下令勒死,南明彻底灭亡。

李定国一直在云南边境上收集人马,打击清军,准备光复。当他听到永历帝被杀的消息后,放声痛哭,不久便身染重病。公元1662年6月,南明的最后一根擎天柱李定国病故,临死的时候,他还再三叮嘱部将,就算死在荒郊野外,也不要投降清朝。

汉王庙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是当地人民为了纪念抗清民族英雄李定国捐资所建,庙前有一大片稻田,据说当时是李定国的练兵场。

知识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