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遗产地协同运营机制研究

世界遗产地协同运营机制研究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假设m1、m2分别代表无形资产运营体系中的无形资产运营企业和遗产管理机构,当m1和m2独立演化时均遵循Logistic规律。δ1和δ2体现出m1和m2的成长能力与资源供给、消耗方面的协同关系,也就是协同系数。在稳定平衡点,相关者m1和m2经过协同的成长能力均大于其独立进化时的成长能力,协同进化拥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世界遗产地协同运营机制研究

世界遗产地无形资产运营体系的协同进化涉及体系内的所有相关者,包括各级政府、各级职能部门、世界遗产直接管理机构、无形资产运营企业、当地社区等,在运营过程中任何一个个体都不能脱离其所在的生态系统而单独进化。运营体系内每一部分的进化都会带动其他部分发生相应的变化,核心成员的发展会对其他成员和整个体系的发展方向影响更为显著,从而在体系内形成共同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引领导致整个系统的“优化进化”[132]

图6-1表示无形资产运营体系在协同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进化网络,E表示的是无形资产运营体系中的所有相关者,Q表示相关者与运营环境之间形成协同关系的关键作用点,也是接下来运营机制设计的着力点。世界遗产地无形资产的运营主要是以与遗产资源保护相关的行政法规、委托代理合作契约等来维系的协同网络组织,要求体系的协同具有自适应、自稳定、自维持、自学习等能力,不断增强体系成员的协同能力。同时,发挥运营体系整体运作的功能,通过各种关系的协同,实现各作用点的准确性和作用力度,促进无形资产运营体系的不断进化。

图6-1 世界遗产地无形资产运营体系协同进化网络

体系中的运营信息、管理经验、技术技能、关系维护等,可以在协同网络内部得到迅速扩散并产生连锁效应,每个子系统和每个系统成员在自身协同进化的过程中也带动了体系中其他子体系和成员的进化。在协同生态学理论看来,只有体系整体实现协同才能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而不是单个成员所能具备的,也就是说,只有运营体系实现协同才能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生存并不断壮大。同时,协同进化理论认为变异、选择、变化或保持不是单独发生的,而是在与其他相关者或环境之间的不断交感(interaction)中进行的。无形资产运营体系中的每个成员内部、成员之间、成员与环境之间形成了层次性的进化。每一层次的进化会受到其他层次的影响;同时,每一层次的进化又反过来对其他层次带来影响。

假设m1、m2分别代表无形资产运营体系中的无形资产运营企业和遗产管理机构,当m1和m2独立演化时均遵循Logistic规律。令M1和M2分别为m1和m2在运营环境中各自独立演化时,利用所有可获得的资源所能达到的最大成长能力,c1和c2分别为m1和m2的成长能力,t1和t2分别为二者各自的相对增长率。当m1和m2形成协同进化关系时,运营企业的成长有助于遗产管理机构的成长,为无形资产保护和遗产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利条件;同时,遗产管理机构的成长也促进了运营企业的成长。由此可以建立m1和m2协同演化模型为[133-134]

(www.xing528.com)

式中δ1为单位数量m2(相对于M2)提供给m1的资源为单位数量m1(相对于M1)消耗的自身资源数量的倍数系数。相应地,式中δ2为单位数量m1(相对于M1)提供给m2的资源为单位数量m2(相对于M2)消耗的自身资源数量的倍数系数。δ1和δ2体现出m1和m2的成长能力与资源供给、消耗方面的协同关系,也就是协同系数。对上式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表达式为:

通过求解,得到两个平衡点:(0,0)和。当δ1<1且δ2<1时,模型的稳定平衡点为。在稳定平衡点,相关者m1和m2经过协同的成长能力均大于其独立进化时的成长能力,协同进化拥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由于运营体系的所有成员之间存在着各种正规或非正规交流,体系内部存在许多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机会,实现各个成员的资源、技术、信息等的不断积累。同时,体系内各主体协同进化成长能力也存在经济混沌效应。如式(6-1)中,令,经过一个阶段协同进化后,运营体系开始逐步进入混沌边缘。随着运营环境的变化或运营体系成员的自我调整,遗产管理机构可能会利用新模式朝着新方向重新组织无形资产的开发经营;现有的运营企业也可能由于自身成长能力与外部环境的不匹配而逐步衰退,最终退出体系。世界遗产地无形资产运营体系的协同进化受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成员共生性及合作稳定性的共同影响,在协同性与混沌性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从无序到有序,又从有序经过混沌边缘跃迁至另一种有序的成长进化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