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理因素导致气候易变

地理因素导致气候易变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天气会复杂多变、难以预测的原因。这是两种不同方向的空气运动造成的结果。冷暖空气的互相搏击,造成了放电现象的出现,导致空气中电闪雷鸣。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空气越过海洋上空的时候,会携带大量的水分,而当气流跨过大陆的时候,就会变得比较干燥。潮湿的空气同时也蕴涵着潜在的热量,干燥的空气则与之相反。但是这两种冷热不同的气流之间,由于存在着温度趋于一致的倾向,所以会互相交换热量。

地理因素导致气候易变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天气会复杂多变、难以预测的原因。正如我们谈到的,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来自赤道的暖湿气流到达我们所在的地区以后,已经不再漂浮于冷空气之上,而是开始下降,并继续向北推进,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运动形成了对抗。这样一来,冷暖气流双方就常常会发生冲突。特别是在夏天,我们常常会看到这两股冷暖气流之间互相搏击的情景。起初是晴朗的天空,炽热的太阳光芒四射;接着,也有习习清风,使我们能够在树荫下感受到凉爽。天空也被这风吹得万里无云,一派湛蓝。突然间,风停了,太阳依然猛烈地发散着热量,树荫下不再凉爽,到处都变得闷热难耐。四下里一片寂静,树木的枝叶也不再摇动,时间停止了,似乎在焦急地等着什么的到来。这正是人们所说的“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平静”。在这令人烦躁不安的时刻,大家都躲在屋里或其他可以藏身的地方——因为谁都知道,用不了多久,狂风就会打破这暂时的寂静。于是,我们很快看到,风向标急速地转动起来,街上出现了旋风,灰尘打着转在路上游荡,顷刻间天空中风起云涌,阴云密布,大树开始在风中摇晃,树叶哗哗作响——不出我们所料,暴风雨如期而至,雷鸣电闪中大雨如注,闷热的感觉一扫而光,大地立刻变得一片清凉。

那么形成这种暴风雨天气的原因是什么,尤其是暴风雨到来之前的那种平静,以及随后发生的旋转不定的狂风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是两种不同方向的空气运动造成的结果。最初,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终于在我们的上空相遇。冷热两股气流最初互相挤压,势均力敌,这种对峙造成了双方暂时的停顿,于是我们感到了一时的平静。但是这种平静不会维持长久,它们互相推挤而形成旋转气流,旋起的灰尘沙土,跟着高高的气旋四处游荡。旋转的气流也造成了方向不定的狂风,高大的树木因无法抵挡而开始剧烈地摇动。热气流遭遇冷气流后,其中所含的水汽形成了云,然后又变成雨,在倾盆大雨形成时,也释放出了热量,因此大雨降临之前人们会感到酷热难耐。冷暖空气的互相搏击,造成了放电现象的出现,导致空气中电闪雷鸣。这两股气流经过对抗和搏击,终于分出胜负,一方战胜了另一方,直到此时,天气才又平静下来。

上面所说的天气特点,除了来自南北两个方向的冷暖气流交锋的原因之外,也有另外的因素会对天气产生影响,这与我们国家在东西方向上的位置有关。(www.xing528.com)

从地图上看,我们所在大陆的东侧和西侧,都有广阔的水域[1]。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空气越过海洋上空的时候,会携带大量的水分,而当气流跨过大陆的时候,就会变得比较干燥。潮湿的空气同时也蕴涵着潜在的热量,干燥的空气则与之相反。但是这两种冷热不同的气流之间,由于存在着温度趋于一致的倾向,所以会互相交换热量。当干燥的空气遇到潮湿的空气,双方就会在热量交换的过程中改变温度,而带有水汽的气流降温后就会形成雨水,这样就导致我们所在的地区形成了多雨的气候,造成这里的土地就湿润多水的特点,这真是我们的幸运。

【注释】

[1]德国所在的欧洲大陆西部为大西洋,偏东方向有地中海、黑海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