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户检索相关理论,网络学术信息研究

用户检索相关理论,网络学术信息研究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户的信息搜寻行为研究为面向用户的相关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用户相关研究具体可分为信息观的相关性和情境观的相关性研究两种类型,前者指查询请求与文档间的概念关联,后者描述了信息与用户任务情境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用户才能完成有效的相关性判断。

用户检索相关理论,网络学术信息研究

Kuhlthau基于对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长期研究,提出了一个包含六个阶段的信息搜寻过程模型:第一个阶段是开始阶段,当用户面临一个复杂的问题或需要完成一项相关任务时,开始意识到了知识和信息的欠缺,此时,意识是模糊的或不确定的;第二个阶段是选择阶段,选择要调查的主题领域、减少意识的不确定性;第三个阶段是探索阶段,调查与问题有关的信息以加强对问题的理解、逐渐形成一个焦点看法、引导搜寻行为继续进行以实现用户的目标;第四个阶段是形成阶段,这是搜寻过程的转折点,不确定性开始减少、对问题的理解开始加深,这时,思维开始变得清晰,焦点看法开始形成;第五个阶段是搜集阶段,用户和系统之间的交互效率很高,这个阶段的任务是搜集与焦点问题有关的信息;第六个阶段是结束阶段,完成搜寻任务并解决问题[6]

用户的信息搜寻行为研究为面向用户的相关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用户相关研究具体可分为信息观的相关性和情境观的相关性研究两种类型,前者指查询请求与文档间的概念关联,后者描述了信息与用户任务情境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用户才能完成有效的相关性判断。Wilson认为,情境相关涉及用户个人的认知状态、兴趣、偏好等,包括逻辑相关、证据相关、个人知识状态、个人关注点等[7],因此,不同用户即使检索同一主题,也会得出不同的输出结果。Harter提出,将用户的认知状态、过程及变化作为相关性评估的基础,认为相关性是对信息需求的满足,尤其是对用户动态变化认知过程中信息需求的满足,比如用户的认知状态随着每一个相关引文的发现而变化和演进等[8]。成颖认为,相关性评估与用户的经验、认知状态以及思考紧密相连,最终的判断只能由最初信息查询的用户完成;由于用户的信息需求情境不断发展变化,相关性评估也包括用户的情境和目标、用户的知识水平和信念、信息的获取方式和表现形式、时间压力等多种因素及其相互交互[9]。总之,相关性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决定于内部认知、外部情境因素的动态判断,重视用户状态特征、知识经验以及交互体验等。(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