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争中的提契诺河一战:军队巅峰对决

战争中的提契诺河一战:军队巅峰对决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契诺河一战主要是一场骑兵的对抗战。提契诺河一战规模虽小但意义重大,汉尼拔的军队以及伺机待发的凯尔特部落因此明白,他们甚至可以在意大利本土击溃罗马军队。在率军沿意大利半岛顺利南下的过程中,汉尼拔屡次在特拉比亚战役、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和最为关键的坎尼会战中击溃罗马军队。(尽管在坎尼战役中大约有5万罗马士兵战死,但是人数甚微的汉尼拔军方同样伤亡惨重。另一方面,大西庇阿仍在世。

战争中的提契诺河一战:军队巅峰对决

在提契诺河之畔,大西庇阿和汉尼拔首次对抗,当时后者还不一定了解前者的存在,汉尼拔一心旨在击败大西庇阿的父亲。在阴冷干燥的11月里,乌云密布,迦太基军队和罗马军队警惕着对方的一举一动。提契诺河一战主要是一场骑兵的对抗战。老西庇阿将标枪兵(装备标枪的轻步兵)安排在罗马骑兵前方,但由于双方的骑兵皆排成密集队形前进,标枪兵几乎没有参战机会。对于击溃敌方,两军皆胸有成竹。战斗一直像拉大锯,不分高下,直到汉尼拔指挥身手敏捷的怒米底亚骑士从侧面进攻罗马军队两翼,致使敌军标枪兵措手不及,不得不退避,而后趁势从后方攻击罗马骑兵队。

慌乱之中,罗马骑兵开始撤退,而正在此刻,大西庇阿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登上了历史舞台。当时宠爱他的父亲让他驻守在后方,指挥一支预备役骑兵。明显意识到父亲身陷险境,大西庇阿骑马(曾有人说他单枪匹马)冲进刀光剑影的骑兵队伍中,搭救被迦太基士兵刺中而身受重伤的父亲。那时,他召唤一小队人马为其掩护,从混乱中艰难撤退,将父亲带至安全地带。

提契诺河一战规模虽小但意义重大,汉尼拔的军队以及伺机待发的凯尔特部落因此明白,他们甚至可以在意大利本土击溃罗马军队。在接下来的一系列交战中,迦太基军连连取胜,罗马军节节败退。在率军沿意大利半岛顺利南下的过程中,汉尼拔屡次在特拉比亚战役、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和最为关键的坎尼会战(前216年8月)中击溃罗马军队。这一年汉尼拔功若丘山,可谓他的奇迹年。他统率的军队动作迅速,战无常法(汉尼拔虽统领千军万马但其思维却如游击战士般灵活),完全使军事力量强大但缺乏战略弹性的罗马军团束手无策。(www.xing528.com)

然而汉尼拔也给自己种下了苦果。一方面,这位迦太基指挥官于坎尼会战后决定暂不进军罗马城。或许此番决定很明智,随着供给线的加长,汉尼拔已无力与罗马进行最后的较量。(尽管在坎尼战役中大约有5万罗马士兵战死,但是人数甚微的汉尼拔军方同样伤亡惨重。)但也是因为这项决定,使得罗马人有机会集结起来商讨对付汉尼拔之策。另一方面,大西庇阿仍在世。虽然在特拉比亚战役和坎尼会战中罗马军队溃不成军,他却幸存下来,在一队人马的掩护下摆脱了坎尼会战中迦太基人的追捕,可他的岳父,即执政官卢基斯·埃米利乌斯·保卢斯,和众多罗马军队精英部将却不幸阵亡。

而罗马城内,惊慌失措的政客们正在召集会议,决定向汉尼拔卸甲投降。在此关键时刻,年轻气盛的大西庇阿召集志同道合的军官闯入集会场所,手持长剑,胁迫政客们发誓永不向迦太基人投降。这将是一场生死较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