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义和狭义违法建筑的区别及制度建设研究报告

广义和狭义违法建筑的区别及制度建设研究报告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目前国家和地方的立法层面来看,法律法规规章中使用的违法建筑,主要可分为广义上的违法建筑和狭义上的违法建筑。据了解,目前地方关于制止违法建设、拆除违法建筑的立法中,基本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主要立法依据,所称的违法建筑主要是狭义上的违法建筑。《拆违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除乡、村庄规划区外未依法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违法建筑的拆除。

广义和狭义违法建筑的区别及制度建设研究报告

违法建筑,从语义上分析,是指违反法律规范要求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关于违法建筑的定义,学术界未有共识性的界定,而法律上也未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从目前国家和地方的立法层面来看,法律法规规章中使用的违法建筑,主要可分为广义上的违法建筑和狭义上的违法建筑。

广义上的违法建筑是指一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相关规定的建筑物、构筑物。我国现行的许多法律法规都对建设行为作了相应规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违反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地面构筑物或者擅自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并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由交通主管部门拆除,有关费用由建筑者、构筑者承担。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等。(www.xing528.com)

狭义上的违法建筑主要是指违反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未依法履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批准手续的建筑物、构筑物。建设部2005年发布的《城市房屋拆迁工作规程》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施后,未取得规划许可证或违反规划许可证规定进行建设的,以及临时建筑使用期限届满未拆除的为违法建筑。2007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据了解,目前地方关于制止违法建设、拆除违法建筑的立法中,基本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主要立法依据,所称的违法建筑主要是狭义上的违法建筑。例如,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本规定所称的违法建筑,是指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规划许可内容建设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超过规划许可期限未拆除的临时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城市、镇规划区内的违法建筑和乡、村庄规划区内的违法建筑。上海市1999年通过,2009、2012年两次修订的《上海市拆除违法建筑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拆违若干规定》)虽然没有对违法建筑进行直接定义,但在适用范围上采用的是狭义上的违法建筑概念。《拆违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除乡、村庄规划区外未依法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违法建筑的拆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