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DIS研发:数字化实验系统中的静电计及传感器

DIS研发:数字化实验系统中的静电计及传感器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正是这个看似有点牵强的模型,确保了笔者在电子静电计和DIS静电计及传感器的开发中始终能找到问题的关键点—静电电荷量与电势。如果能够实现大电荷量、低电势,则仪器的抗干扰能力就会变强,否则就会变差。另外,该类型静电计主要用于静电现象的定性观察,难以将实验定量化。

DIS研发:数字化实验系统中的静电计及传感器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静电计又称电势差计或指针验电器(图3—10—1),主要用于检测电荷和电势差。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后期贝内特发明的验电器。

图3—10—1 指针验电器

静电实验的理想解决方案来自思想实验—构建于头脑之中的静电计模型:

在回顾笔者多年来围绕电子静电计和DIS静电计及静电传感器的开发历程的时候,本文多次提到笔者针对静电计构建的一个模型,即底面积不同的容器对水的容纳效应。事实上,正是这个看似有点牵强的模型,确保了笔者在电子静电计和DIS静电计及传感器的开发中始终能找到问题的关键点—静电电荷量与电势。如果能够实现大电荷量、低电势,则仪器的抗干扰能力就会变强,否则就会变差。有了这个认识,剩下的事情就是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实现这一目标罢了。从理论导出模型,依据模型构建实物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因此可以说,笔者的经历对哲学认识论实践论形成了切实的支持。

1.原理(www.xing528.com)

该类型的静电计从原理上来说就是一个电容器。通过绝缘塞与外壳固定的指针(包括固定针、转动针、金属杆、金属球)相当于一个极板,外壳相当于另一极板。其电容量可认为是一个定值(多在3~5pF,一般小于5pF),根据C=Q/U可知U∝Q,即指针和外壳的电势差跟指针上所带电荷量成正比。工作时,可动指针和固定针因带有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导致可动指针能够张开一定角度。指针携带的电荷量愈大斥力愈大,从张开的角度大小可判断指针和金属外壳间的电势差大小。

2.不足

该类型的静电计原理清晰、结构简单,就当时的物理学发展状况而言,已经属于了不起的发明了。但其不足也显而易见:电容量小(3~5pF),只要带上少量电荷,电势就会升得很高。这就犹如一个底面积很小的容器,只要注入少量的液体,液位就会升得很高那样。而因为电势很高,与外界的电势差过大,因此该类型的静电计所带的静电荷很易泄漏;而电荷容量本来就小,往往容易一漏而光。

尽管科学家使用了高阻抗的绝缘塞(一般R>1012Ω),尽量把处于高电势下的那点有限的电荷留住,但仍难以抵消环境湿度和温度造成的影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漏电问题。

另外,该类型静电计主要用于静电现象的定性观察,难以将实验定量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