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效时间管理:排不喜欢的事前做

高效时间管理:排不喜欢的事前做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要完成一件自己不太喜欢的事,必须要对情绪进行梳理。要戒除拖延自己厌恶之事的习惯,就要每天尝试着去做一些自己不太喜欢的事,慢慢地培养成习惯。生活总不能让我们由着性子来选择,总得去面对一些不太喜欢的东西,做一些挑战舒适区的事情,过程充满了痛苦,可最终的结果却是美好的。

高效时间管理:排不喜欢的事前做

每天去做一点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你便不会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义务而感到痛苦,这就是养成自觉习惯的黄金定律。

——马克·吐温

美国心理学家简·博克说:“我们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拖延的不良习性,是因为他们害怕。他们害怕如果行动了,他们的行为会让自己陷入麻烦。”

刚升为市场部经理的X,每天都觉得事情多到做不完。上司让他周一递交一份市场分析报告,他心里很清楚这件事的重要性,尤其是作为一个新上任的市场部总经理,这直接关系到公司对他个人的绩效考核

然而,X打心眼里厌烦做市场分析,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让他头疼,何况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等着他。面对这些事,X烦躁不已,他开始漫不经心地看业绩报表,布置市场开发任务。等把所有的工作都安排好之后,已经是周日了,这时他才想起做市场分析报告。

刚对着电脑一会儿,他就有了倦意,于是冲了杯咖啡;回到电脑前,朋友打来电话叙旧,又耽误了半个小时。他的思绪全被打乱了,脑子里一片空白,对着电脑不停地发呆。就这样,看看网页,写点东西,很快一天就过去了,他的市场分析报告才完成一半。

潜意识的角度来说,X拖延时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他内心抗拒这件事,不想做这件事,担心影响自己的绩效考核,所以他选择了拖延。不去做、没做完,就不必面对现实,至少不用那么快地面对现实。

有些时候,我们心里非常清楚,工作量不是很大,只是情绪中包含着太多的厌恶和抵触。因而,要完成一件自己不太喜欢的事,必须要对情绪进行梳理。厌恶一件事,可能是因为我们能力不足,或者工作本身超出了自己正常的工作范围,所以才会产生情绪上的抵触。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必须要告诉自己:这件事是我所担心的,但我必须要面对。此时此刻,就是自己的承受力和压力之间的对峙。当人意识到一件事非做不可的时候,往往就会抛开担心,选择行动。(www.xing528.com)

人都有一种习惯,根据事情本身的轻重缓急,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策略。这个思路显然没错,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重要而不紧迫的事,往往因为时间要求不那么急,就一再被拖延着,始终没时间去做,甚至越拖越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对待厌恶的事宜,想不被拖延耽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它贴上重要的标签,将其放在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段去完成。当把这件事处理完后,那么到了中午时分可以稍作休息,继续下午的工作。想一想:最不喜欢、最不想做的事,都已经被处理掉了,心里该是多么的轻松?带着这样的心情去做其他事,会觉得是一种享受。

事实上,很多被厌恶的事情,往往是对人最有利的。人这一辈子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妨碍成功的是各种陋习。这些陋习来自于哪儿呢?就是内心不肯离开的“舒适区”。要戒除拖延自己厌恶之事的习惯,就要每天尝试着去做一些自己不太喜欢的事,慢慢地培养成习惯。

可能你不太喜欢做数据分析,看到数字就烦恼,但你的工作要求你必须接触它。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妨每天玩一会儿数独游戏,看看财经报道,慢慢消除对数字的抵触情绪。过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做数据分析没那么痛苦了,也开始习惯优先处理它,因为做完这件事后,剩下的都是自己比较“喜欢”的事了,心理压力会小很多,拖延的问题也会减轻。

生活总不能让我们由着性子来选择,总得去面对一些不太喜欢的东西,做一些挑战舒适区的事情,过程充满了痛苦,可最终的结果却是美好的。那些看起来强壮、精力充沛、事业有成的人,也未必有什么地方明显于常人,可他们通常都有强大的自控力和意志力,能跟自己的不良习惯相抵触,不因心理上的厌恶而浪费时间。

这是一项重要的自我修炼,谁能做到,谁就是赢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