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负责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科研人员伦理反思意识与成果产出

负责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科研人员伦理反思意识与成果产出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类是反馈,指的是对于研究行动、研究方向和实验室内部规范进行实际的调整。在互动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可能实现“突破”,产生新的想法。从这些STIR项目中参与和观察到的实验室中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科研人员的伦理反思意识和主动参与行动的能力有所提升,他们逐渐地以自己的科研创新工作作为履行责任的方式,去参与并实施负责任的创新。

负责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科研人员伦理反思意识与成果产出

通过30多个实验室的参与合作,STIR项目表明了,这样的整合行动能够在实验室内部触发实践的某些变化,从而拓展科研工作所考虑到的价值和问题,以及发现更多的决策选择。例如,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单分子生物物理中心,科研人员对于负责任创新的反思就激发了关于天线结构与纳米颗粒合成的新想法。对于实验室科研人员来说,从更多的维度来思考和讨论他们自己的研究工作,并不需要牺牲研究的创造性。以STIR这样的方式来整合“社会”与“技术”的维度,能够使得科学研究的创造性与科研对社会的回馈这两个方面相互促进。(Fisher et al.,2010)

对于社会技术的整合工作在实验室层面的可能性和实用性的探究,STIR项目通过参与观察和实践尝试,记录了三类整合互动的现象。[1]

第一类是学习,即科研人员认识到了自己的实验室科研工作和该项研究的社会背景环境以及科研人员自身的能动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这些相互关系的意识增强了。当科研人员对于“伦理”“决策”“责任”这些概念的理解逐渐加深,并开始以新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科研工作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他们就处于一种学习并转变认识的过程中。一些科研人员在一开始的时候认为“我的研究跟伦理和社会没什么关系”“我们在这里做不了什么决策”,随着项目的进展,他们改变了说法:“我想,这个真的是一个决策”“所有的技术研究都应该包含(与社会因素的整合)”。

第二类是协商,包含着对于科研中既有价值的反复深入的思考。例如,一位科研人员最初表示他一直以来都对转基因研究当中的公众参与决策持怀疑态度,但之后他逐渐转变了态度,认为“如果我们没法说服公众相信我们所做的研究的意义,那么可能我们就没有在做正确的事”,并且他还主动去参加公众参与的活动。另一位科研人员一开始忽视了公众对于纳米材料废弃物的处置问题的关注,说:“我干吗要管公众怎么想?”但不久之后,他召集了一次实验室会议,来讨论关于废弃物处置的问题,并且跟他实验室的嵌入式人文学者联名发表了一篇文章来呼吁相关政策澄清这一问题。(www.xing528.com)

第三类是反馈,指的是对于研究行动、研究方向和实验室内部规范进行实际的调整。在互动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可能实现“突破”,产生新的想法。例如,一位科研人员研究的是餐具洗洁剂当中的纳米颗粒在洗完后会附着在盘子上的问题,当他在互动交流中将关注点从水洗流程转向干洗流程之后,便创造性地调整了自己研究计划的方向。另一位科研人员在互动交流的帮助下,找了一种方法,能够使某个皮肤病治疗的过程所耗费的时间从15小时缩短为15分钟,他预计当相关产品商业化的时候,这会降低消费者的费用。一位实验室负责人开始了一项新的研究计划,关注可持续的工业制造;另一位实验室领导发行了一份病患交流通讯读物,将其作为公共服务的方式。

从这些STIR项目中参与和观察到的实验室中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科研人员的伦理反思意识和主动参与行动的能力有所提升,他们逐渐地以自己的科研创新工作作为履行责任的方式,去参与并实施负责任的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