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你分享《水浒》:谈判需讲条件

与你分享《水浒》:谈判需讲条件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谈判都是要讲条件,凭实力说话的。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今社会,谈判双方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谈条件,谈如何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由此可见,宋江、武松早有招安的愿望,只是因为自己是戴罪之人,目前不可能有招安谈判的机会。“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朝廷虽有招安的先例,甚至是惯例,但那种招安都是缴械似的,无条件投降,完全要服从朝廷的安排。

与你分享《水浒》:谈判需讲条件

任何谈判都是要讲条件,凭实力说话的。如果谈判双方在实力上存在巨大差异,谈判就不是谈了,而是一边倒,一边说了算。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今社会,谈判双方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谈条件,谈如何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有罪人 想招安

水浒传》中武松宋江在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中曾谈到“招安”的话题。当时他俩都是朝廷犯人。武松杀了潘金莲西门庆及张都监家十五口人。虽然这都事出有因,但他毕竟杀死了许多无辜者。宋江有杀害阎婆惜、私放晁盖等人的罪责。宋江邀请武松一起投奔清风寨。武松认为投奔清风寨可能会连累清风寨的寨主花荣,他想去二龙山落草避难,对宋江说:“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在兄弟俩分开的时候,宋江对武松说:“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由此可见,宋江、武松早有招安的愿望,只是因为自己是戴罪之人,目前不可能有招安谈判的机会。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才有这样的机会,使招安谈判变得有可能呢?

早招安 早心安

到了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宋江等根据石碣天书,重新立起“替天行道”杏黄旗,发布梁山泊忠义堂号令,一百零八位好汉各得其位。“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在一次菊花会上,宋江大醉,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词,词中唱道:“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这是宋江第一次在好汉们面前公开招安想法,当然也是宋江等人的一厢情愿。朝廷虽有招安的先例,甚至是惯例,但那种招安都是缴械似的,无条件投降,完全要服从朝廷的安排。现在梁山好汉们的所作所为并不一定符合招安要求,其中许多人都是犯命案的要犯。何况在梁山泊内部,招安意见也没有统一起来。当宋江通过《满江红》唱出招安一说时,连最开始有招安想法的武松也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最信服宋江的李逵睁圆怪眼,大叫“招安,招安,招甚鸟安!”把桌子踢得粉碎。因此,现在还不是与朝廷谈判的时候。

如草芥 不招安(www.xing528.com)

尽管谈判不是时候,但必须让天子知道宋江等人不但不反对皇帝,而且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是站在皇帝一边,替皇帝保境安民的。于是他们想方设法接近皇帝,向皇帝表达忠心,表达他们愿意接受招安、为国效力。然而他们的想法并没有顺利地传达到皇帝那里。蔡太师、高太尉都是与梁山泊有深仇大恨的,他们恨不得马上剿灭梁山泊,皇帝也只是按照以前的惯例采取一边倒的方式招安。第一次招安开始后,吴用说:“纵使招安,也看得俺们如草芥。”关胜说:“诏书上必然写着些吓唬的言语来惊我们。”关胜原是朝廷官员,他见朝廷招安多了,没有一定的实力,招安就是投降,任由朝廷处理。幸亏军师吴用看得清,他说“等这厮引将大军来到,叫他着些毒手,杀得他人亡马倒,梦里也怕,那时方受招安,才有些气度”。

第一次招安失败了,宋江等人拒绝接受一边倒的招安。皇帝听蔡太师等一说,龙颜大怒,随即降下圣旨,派枢密使童贯兵剿梁山泊。不过,正如吴用所说,“杀得童贯胆寒心碎,梦里也怕”。朝廷虽然有些惧怕,但朝廷仍然将梁山好汉视为草莽,要继续派重兵围剿。

无条件 如心愿

后来朝廷派高太尉亲自带兵出征,派了三次,三次都败了。朝廷此时不得不改变对梁山的看法,不再视为草莽了,高太尉也只好回到谈判桌前。失败了的高太尉依然没有真心想帮宋江如愿以偿受招安,甚至将宋江派的乐和与朝廷使臣萧让“养在后花园中,不让他们出来”。不让他们出来就是不让他们与皇帝见面,不与其他官员见面,从而达到不能宣传梁山泊的主张,阻止皇帝招安的目的。最后,宋江等人通过宿太尉顺利地让朝廷按照梁山好汉的意思招安。朝廷无条件接受宋江等人的建议,天子亲书诏敕,赐宋江为破辽都先锋,卢俊义为副先锋,其余诸将,待建功之后,加官受爵。

最终宋江凭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实力,得到了皇帝的认可,重新下招安的诏书,赢得了招安谈判的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