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尾缝叶莺:天才小裁缝的南方城市观鸟笔记

长尾缝叶莺:天才小裁缝的南方城市观鸟笔记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被喻为小裁缝的长尾缝叶莺是身边常见“菜鸟”之一。长尾缝叶莺在枝条上哺育自己的雏鸟亦风/摄长尾缝叶莺宝宝躲藏在灌木丛中等待着成鸟的归来亦风/摄长尾缝叶莺站立在纤细的草叶上,更显小巧亦风/摄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杜鹃的卵颜色和大小往往和寄主的卵相似,而且会最早孵化出来。然而,缝叶莺父母对此浑然不觉。长尾缝叶莺同样有出色的本领——缝叶为巢。长尾缝叶莺,属雀形目莺科缝叶莺属,又叫普通缝叶莺。

长尾缝叶莺:天才小裁缝的南方城市观鸟笔记

被喻为小裁缝长尾缝叶莺是身边常见“菜鸟”之一。城市公园、住宅小区的花基边,常常可以见到它们活泼的身影。

观鸟爱好者喜欢把常见的鸟儿称为“菜鸟”,比如麻雀、白头鹎、鹊鸲等。

但很多朋友有所不知,这不起眼的“菜鸟”却是鸟类中最出色的裁缝之一,它以独特的筑巢本领闻名于世。更让人称奇的是,它还有着“伟大无私”的母爱,常常会把体型比自己大数倍的杜鹃幼鸟哺育大。

2016年6月跟团去南岭观鸟,就听闻队友发现了这神奇一幕,可惜竟未来得及拍下。杜鹃寄生被称为鸟界“十大恶行”之首,它们从不自己喂雏,而是把卵偷偷产在缝叶莺、东方苇莺、画眉等其他鸟类的巢中,干着“狸猫换太子”的勾当。

长尾缝叶莺在枝条上哺育自己的雏鸟 亦风/摄(中山孙文纪念公园)

长尾缝叶莺宝宝躲藏在灌木丛中等待着成鸟的归来 亦风/摄(中山孙文纪念公园)

长尾缝叶莺站立在纤细的草叶上,更显小巧 亦风/摄(中山崖口)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杜鹃的卵颜色和大小往往和寄主的卵相似,而且会最早孵化出来。孵化出来的小杜鹃,会把未孵化的缝叶莺(或其他寄主)的卵“踢”出鸟巢,即便缝叶莺宝宝出生了,它也会想尽办法第一时间把小缝叶莺“挤”出卵巢摔死或者直接啄杀于巢中。

这完全像是宫廷斗争中最血腥黑暗的一幕。然而,缝叶莺父母对此浑然不觉。

非但如此,它们还会把“杀子仇人”——杜鹃的幼鸟精心抚养大,好像它们不知道自己的宝宝应该长什么样子。当小杜鹃被喂养到可以自行觅食,就会头也不回一飞而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鸟类学家而言,这不过是鸟类特有的巢寄生行为。(www.xing528.com)

然而,杜鹃为何不自己养宝宝?或许是进化使然,但总让人不平。

很多鸟类都是筑巢大师,比如非洲著名的织布鸟,其鸟巢巧夺天工。长尾缝叶莺同样有出色的本领——缝叶为巢。它筑巢的聪明之处在于,会借助一片或两片适合的大树叶,用干枯的苇草丝穿针引线,将叶片边缘细细缝起来,内部铺着一些棉絮、羽毛,这样的小巢既隐蔽又遮风挡雨,还省却很多功夫,“缝叶莺”之名亦由此而来。但因为巢的入口在叶片背面,一般情况下极难被发现。

长尾缝叶莺,属雀形目莺科缝叶莺属(全球缝叶莺共9种),又叫普通缝叶莺。其体型小(体长约12厘米),比麻雀稍小,顶冠棕红色而腹灰白。

长尾缝叶莺将树叶卷起,缝成哺育雏鸟的巢穴 张洪/摄(中山孙文公园)

隐藏在密林深处的长尾缝叶莺的巢 张亦弛/摄(中山孙文纪念公园)

一只长尾缝叶莺在草坪上高高的竖着尾羽,貌似在向同类炫耀自己的美丽 亦风/摄(中山孙文纪念公园)

长尾缝叶莺用强劲有力的爪将自己固定在垂直的树干上 亦风/摄(中山孙文纪念公园)

在繁殖期,雄鸟的中央尾羽由于换羽而显得更长。其歌声较为单调,尾巴喜欢上扬,飞动时翅膀拍打会发出清脆的“吧嗒吧嗒”之声。

眼前这只看似很普通的小鸟,当你了解到它与众不同的筑巢本领,与“悲天悯人”“敌我不分”的喂雏本能后,或会不由生出几分敬意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