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观鸟笔记:飞鸟回归与南方城市相伴

观鸟笔记:飞鸟回归与南方城市相伴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们就是被喻为“凌波仙子”的水雉。它除了有“凌波仙子”的美誉外,也被称为“水中凤凰”。非常有趣的是,水雉与彩鹬一样,也是“角色反串”的鸟儿。而孵卵和养宝宝这些艰巨的任务全部交由雄性水雉来完成。一份鸟类调查显示,广东的水雉不超过300只,这些凌波仙子的生存与栖息正面临威胁。如此,我们或可以留住这些远道而来的凌波仙子,留住它们的非凡之美。

观鸟笔记:飞鸟回归与南方城市相伴

多年以后,我也一定会记得那个独自驱车去肇庆拍水雉的周日上午。

它们在翠绿的芡实田中优雅漫步,起舞。长长的尾羽飘曳,张开双翅白衣胜雪,颈后金黄色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恍若高贵寂寞的世外仙姝。

它们就是被喻为“凌波仙子”的水雉。

水雉是鸻形目水雉科的一种中小型鸟类,分布于中国南方、南亚次大陆及东南亚等地区。

它们主要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的开放性湿地中,以昆虫、虾、软体动物、甲壳类等小型无脊椎动物或水生植物为食。因有细长的脚爪,能“凌波微步”于睡莲、荷花、菱角、芡实等浮叶植物上,体态优美,羽色独特。它除了有“凌波仙子”的美誉外,也被称为“水中凤凰”。

水雉在芡实田中漫步,长长的尾羽在空中飘曳  亦风/摄(肇庆)

水雉长长的脚爪能帮助它们在芡实的叶面上稳稳的行走 亦风/摄(肇庆)

大片的芡实田是水雉极佳的栖息地 亦风/摄(肇庆)

这是位于广东肇庆的一处芡实田,芡实叶上长满了小刺,水雉们细长的脚趾轻盈地行走其间,却如履平地。大约十多年前,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蒋果丁老师长期关注和拍摄肇庆地区的水雉,并拍摄了《大脚水雉》的纪录片,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人们对于水雉保护的关注。

4月,水雉进入繁殖期,它们换上了这种黑白相间的繁殖羽,从东南亚飞来,在芡实叶间筑巢孵卵。等宝宝长大了,9月末再一起南迁,是肇庆地区珍稀的夏候鸟

水雉宝宝们一出生,就长有瘦长无比的脚趾,这是它们稳稳行走于芡实叶上的依靠。非常有趣的是,水雉与彩鹬一样,也是“角色反串”的鸟儿。交配完,雌水雉产下卵后,就会离开巢区,去寻找另外的雄鸟。而孵卵和养宝宝这些艰巨的任务全部交由雄性水雉来完成。即便那位“母亲”日后在巢区附近再出现,也会被雄水雉无情驱赶。(www.xing528.com)

繁殖期的水雉换上了黑白色相间的繁殖羽,它们颈后部还披有金黄色的羽毛 亦风/摄(肇庆)

水雉宝宝在芡实叶面上觅食,它们褐色的羽毛起到了保护色的作用 亦风/摄(肇庆)

芡实叶片上尖尖的小刺,为水雉们提供了很好的保护屏障 亦风/摄(肇庆)

与睡莲、荷花这些湿地生境相比,水雉们更喜欢栖息于芡实田中。因为芡实叶片表面上有尖锐的刺,可以阻挡水蛇、乌龟等天敌侵犯它们的卵和雏鸟。

芡实是传统上佳药材,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之功效。肇庆是我国最大的芡实产区,生产的芡实又称肇实。遗憾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广东包括肇庆地区有很多芡实田已经消失。水雉曾经是常见的季候鸟,但因缺少宁静的栖息生境,现在已经相当罕见。

一份鸟类调查显示,广东的水雉不超过300只,这些凌波仙子的生存与栖息正面临威胁。如果芡实田日渐压缩的话,这些珍稀的水雉将无处可去,或将在广东消失。

肇庆的芡实种植传统悠久,这里的村民与水雉和谐相处,早习惯了这些精灵的存在。我想,假如政府能够成立一个水稚保护区,一方面出台政策鼓励村民种植芡实,设法提高芡实的产量,另一方面可以设建一些观鸟屋,适当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将生态与特色经济结合起来,岂不两好?

如此,我们或可以留住这些远道而来的凌波仙子,留住它们的非凡之美。

希望美丽的水雉能永远留在我们的身边 亦风/摄(肇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