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防医学:非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及急救治疗

预防医学:非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及急救治疗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鲜河豚应统一加工处理,经鉴定合格后方准出售。常因误食而中毒,多散发于高温多雨季节。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甚高。2.中毒机制亚硝酸盐进入机体后,能将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上的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而失去携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而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4.急救治疗早期排除未吸收的毒物,催吐、洗胃、导泻;及时应用解毒剂亚甲蓝;采用1%亚甲蓝小剂量口服或缓慢静脉滴注。

预防医学:非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及急救治疗

(一)河豚中毒

河豚又名鲀,有上百个品种,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剧毒毒素的鱼类。中毒多发生在日本、东南亚及我国沿海、长江下游一带。

1.毒性 有毒物质为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对热稳定,需220℃以上方可分解;盐腌或日晒不能破坏。鱼体中含毒量在不同部位和季节有差异,卵巢和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鱼死后内脏毒素可渗入肌肉,而使本来无毒的肌肉也含毒。产卵期卵巢毒性最强。

2.临床表现 潜伏期10分钟至3小时。早期有手指、舌、唇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四肢无力、发冷、口唇和肢端知觉麻痹。重症患者瞳孔与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以致发展到全身麻痹、瘫痪。呼吸表浅而不规则,严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衰竭

3.防治措施

(1)治疗:目前对此尚无特效解毒剂,对患者应尽快排出毒物和给予对症处理。

(2)预防: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新鲜河豚应统一加工处理,经鉴定合格后方准出售。

(二)毒蕈中毒

我国有可食蕈300余种,毒蕈80多种,其中含剧毒素的有10多种。常因误食而中毒,多散发于高温多雨季节。

1.毒素与中毒的临床表现 一种毒蕈可含多种毒素,多种毒蕈也可含有一种毒素。毒素的形成和含量常受环境影响。中毒程度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四种:

(1)胃肠炎型:潜伏期10分钟至6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预后良好。

(2)神经精神型: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症状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www.xing528.com)

(3)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4)肝肾损害型:潜伏期6小时至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六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甚高。

2.防治措施

(1)治疗:早期用催吐、导泻等措施排出毒物,可用二巯基丁二酸钠等巯基药物解毒,并用保肝疗法和其他对症治疗。

(2)预防: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

(三)亚硝酸盐中毒

1.中毒原因 进食过量的不新鲜蔬菜、腌制不久的咸菜;食用过量的亚硝酸盐或硝酸盐加工的肉类;或误将硝酸盐当作食盐食用;用苦井水煮饭并放置过久后食用。

2.中毒机制 亚硝酸盐进入机体后,能将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上的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而失去携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而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

3.临床表现 潜伏期1~3小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嗜睡、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口唇、指甲和全身皮肤出现发绀,严重者昏迷和惊厥,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4.急救治疗 早期排除未吸收的毒物,催吐、洗胃、导泻;及时应用解毒剂亚甲蓝;采用1%亚甲蓝小剂量口服或缓慢静脉滴注。亚甲蓝、维生素C和葡萄糖三者合用效果更佳。

5.预防措施 蔬菜应妥善保存,防止腐烂,不吃腐烂的蔬菜;食剩的熟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长时间后再食用;勿食大量刚腌的蔬菜,腌菜时盐应多放;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用量要严格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