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物理课堂问题化教学方法研究成果

中学物理课堂问题化教学方法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仅可以落实在导入新课阶段,而且还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中可以放飞学生的想象,通过交流评价、互动质疑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促使学生不断探索问题、拓展问题。我们利用气垫导轨和两个光电门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中学物理课堂问题化教学方法研究成果

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仅可以落实在导入新课阶段,而且还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中可以放飞学生的想象,通过交流评价、互动质疑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促使学生不断探索问题、拓展问题。

【教学片段16】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交流评价的学习过程——问题的探索与拓展

在学生得到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初步结论后,教师分析:以上我们通过橡皮筋对小车做的这一变力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探究,理解了探究的原理、过程和方法,针对实验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寻找到了功与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针对自我探究的过程,请同学们就自己的认识进行交流!

生甲:我们使用橡皮筋、气垫导轨和光电门探究变力做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在使用软件处理数据后,图像上显示功和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关系,这和我们猜想的结果相同。

生乙:若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我们猜测橡皮筋做的功和速度的平方差成正比。我们利用气垫导轨和两个光电门来验证我们的猜想。(www.xing528.com)

师:请你们具体谈一下验证新猜想时你们的实验设计

生丙:我们在橡皮筋伸长的状态下,取两个位置分别放上两个光电门,只要橡皮筋每次的起点相同,在两个位置间橡皮筋做的功和橡皮筋的根数同样成正比,我们只要测出两个位置的速度就可以分析功和速度平方差间的关系了。

师:这一组同学做得非常好,得到功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后,还进一步探究了初速度不为零的情况下橡皮筋的功和速度的平方差成正比。我们顺着这条思路可以继续大胆地猜想,如果是变力做功,变力做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定量等式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思考!

简要评价:教学设计的定位如果不仅局限在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上,必须对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从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操作的细节、测量的物理量、数据如何处理,包括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几个环节,进行逐层递进的问题设计,让学生明确探究及思考后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