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尊老爱幼的美德与孩子的16个生活技能

尊老爱幼的美德与孩子的16个生活技能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为有这样的传统感到自豪和骄傲。婚姻法规定要尊老爱幼,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1.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理应继承和发扬它。像尊老爱幼这种中华民族的美德,就应当将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用法律来保障老人受到尊重,孩子得到照顾。生活大帮手尊老爱幼,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公民的法律义务。

尊老爱幼的美德与孩子的16个生活技能

13.2 尊老爱幼是美德

小脑袋里的问题

我还是个孩子,需要尊老爱幼吗?

生活小博士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为有这样的传统感到自豪和骄傲。尊老爱幼是不分年龄的,就算你还是个孩子,还是有比你更幼小的小孩子,当然有比你年长的老人。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例,如春风一样,感染并打动着一代又一代人。

婚姻法规定要尊老爱幼,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

1.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理应继承和发扬它。

2.尊老爱幼是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的要求。婚姻法具有强烈的伦理道德性,即道德伦理与法律具有兼容性,道德上的要求法律有相应的规定,法律规定又得到道德的强力支持。像尊老爱幼这种中华民族的美德,就应当将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用法律来保障老人受到尊重,孩子得到照顾。

3.尊老爱幼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尽管我国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到尊老爱幼,但仍有少数人不能履行对老人应尽的法律义务,及对未成人虐待、遗弃,因此有必要对这些人予以法律约束。

生活大帮手

尊老爱幼,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公民的法律义务。老人为社会贡献了大半生,儿童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同时老人年迈力衰,儿童年幼体弱,均属社会“弱者”,因此需要全社会给予他们以特别的照顾。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1.尊老的基本要求是:(www.xing528.com)

(1)在家里对老人不仅要从物质生活上给予赡养和照顾,还要在精神生活上给老人以体贴和安慰,不许嫌弃老人、虐待老人、要依照法律和道德责任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

(2)在社会上积极倡导敬老、尊老、助老的道德风尚和热心为老人办好事、办实事。

(3)在公共场所尽量为老人提供方便,帮助老人搬重物、上下车、过马路等。

2.爱幼的基本要求是:

(1)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要承担起抚养和教育的责任,既要从生活上关心和照顾子女,又要注意用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子女。

(2)在社会上要热心儿童、少年社会福利事业,关心、爱护和帮助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反对迫害、摧残、遗弃儿童的行为。

(3)优生、优养、优育。

知识链接

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这么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整句话的意思是“应该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并将这种尊敬推及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身上;应该抚养教育自己的晚辈,并将这种抚养推及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身上。”这与孔子主张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尊老爱幼不仅仅限于赡养自己的父母、抚养自己的子女,而且要求人们以应有的感情去对待社会上所有的老人和儿童。因为老人辛勤劳动了一辈子,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时代的希望,美好的明天要靠他们去开拓和创造人类总是一代接一代地世代相传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要经历年幼、年迈的阶段。所以,尊老既是对老人应有的关心与照顾,又是继承前辈“财富”的需要;爱幼既是对弱小的爱护与扶助,又是为了祖国的未来,使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