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然魔法塑造武隆独特地貌

自然魔法塑造武隆独特地貌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亿万年,时间转瞬中,自然魔法创造出了惊人的地理变迁。这些在地质学上被称之“褶皱”的地貌,向上凸起的部分叫“背斜”,而向下凹陷的部分叫“向斜”。三峡地区的七曜、巫山和黄陵三段山地背斜,就是形成于距今7000 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中。然而,自然之神并没有因此罢休,在长江三峡地区新近纪晚期以来的260 万年中,它又用魔法之手塑造出了一个神奇的地理现象—同一片大地内部,有峡谷,有洞穴,有伏流,还有竖井和天坑。

自然魔法塑造武隆独特地貌

在地球的成长过程中,古生代和中生代之交,是一个重要转折期。2.5 亿年前,大陆还是一块一块的,没有连成整体,地球被广阔的海洋覆盖着,是一颗真正的蓝色星球

那么,现在地球的样子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地质学为我们揭开了这个地壳运动的秘密。地壳运动是指由地球内力引起的地壳内部物质缓慢变化的机械运动。它使地球表面海陆发生变化,并使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各种的形态。

揭开这个谜底的证据来自地壳运动的原理,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物质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这种运动使地壳受到挤压、拉伸或平移甚至旋转。升降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物质沿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地壳上升或下降。主要引起海洋和陆地的变化,地势高低的改变。

地壳运动使沉积岩层发生弯曲,产生裂缝、断裂,并留下永久形迹,这样就形成了地质构造。所谓地质构造就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和变位的形迹(结果)。地壳运动是形成地质构造的原因,地质构造则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亿万年,时间转瞬中,自然魔法创造出了惊人的地理变迁。在威力无比的造山运动中,我国川东鄂西一带原来沉积在海洋底部厚层的岩石被挤压得弯弯曲曲,像是地球紧紧皱起的眉头。这些在地质学上被称之“褶皱”的地貌,向上凸起的部分叫“背斜”,而向下凹陷的部分叫“向斜”。三峡地区的七曜、巫山和黄陵三段山地背斜,就是形成于距今7000 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中。

这一时期,四川湖南的古金沙江、古雅砻江、古嘉陵江等水流进入四川湖盆,使其水位抬高溢出,沿巫山背斜,经秭归、穿黄陵,一直往东流。

由于河水长年累月的流淌冲刷和侵蚀,河床不断下降。而此时在地壳运动的发展下,山脉也在抬升,当江水下降的速度超过了地壳上升的速度时,坚硬的岩层地区就形成了峡谷。(图1-1)

多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引起的海陆变迁,最终造就了长江三峡地区丰富奇特的地形地貌。

然而,自然之神并没有因此罢休,在长江三峡地区新近纪晚期以来的260 万年中,它又用魔法之手塑造出了一个神奇的地理现象—同一片大地内部,有峡谷,有洞穴,有伏流,还有竖井和天坑。这片神秘的大地就是位于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长江南岸支流乌江下游峡谷区的武隆

图1-1 武隆喀斯特地貌演化图

延伸阅读

地球数据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五。Earth 一词来自古英语及日耳曼语。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地球是目前唯一一个存在已知生命体的星球。

地球公转周期:约365 天。

地球回归年长度:365.2422 天。

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7 月初为远日点,1 月初为近日点。(www.xing528.com)

地球自转周期:恒星日为23 小时56 分04 秒。太阳日为24 小时。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为 23°26′。

地球极半径:是从地心到北极南极的距离,大约3950英里(6356.8 千米)(两极的差极小,可以忽略)。

地球赤道半径:是从地心到赤道的距离,大约3963 英里(6378.1 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大约3959 英里(6371 千米)。这个数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点距离的平均值。

地球体积:1.0832073×1012 立方千米。

地球质量:5.9742×1021 吨。

地球平均密度:5.515 克/厘米3

地球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

地球海洋面积:3.617453 亿平方千米。

地球大气主要成分:氮(78%)、氧(21%)和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质(1%)。

地球地壳主要成分:氧(47%)、硅(28%)和铝(8%)。

地球表面大气压:1013.250 毫帕或760 毫米汞柱。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9.8 米/秒2

地球卫星(天然):1 颗(月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