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隆:后坪天坑喀斯特系统,世界遗产之美

武隆:后坪天坑喀斯特系统,世界遗产之美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24箐口天坑群、洞穴群分布简图后坪冲蚀天坑喀斯特系统位于武隆区东北的后坪乡,毗邻丰都县和彭水县,面积38 平方千米。具有如此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使得该喀斯特系统在国内外相当罕见而稀有。后坪天坑喀斯特系统发育于奥陶系石灰岩中,由天坑、竖井、落水洞、地缝式盲谷、化石洞穴、地下河及喀斯特泉等构成。

武隆:后坪天坑喀斯特系统,世界遗产之美

目前,武隆喀斯特三个系统共有10 个天坑,在世界天坑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包括塌陷天坑、冲蚀天坑、年青天坑、成熟天坑和退化天坑等多种类型,其中后坪箐口天坑群,由年青至成熟天坑组成,共有箐口、牛鼻子、打锣凼、天平庙、石王洞等5 个天坑,口径100 ~380 米,深度200 ~420 米;青龙、神鹰天坑位于羊水河峡谷中,为成熟天坑,口径260 ~522 米,深度275.7 ~284.7 米,与三座天生桥相间分布,是峡谷状伏流崩塌成因的生动范例;中石院、下石院天坑口部面积为27.82 万平方米、35.21 万平方米,深度为213.7 米和373 米,是目前世界上诸多典型天坑中面积最大的退化型天坑。(图4-24)

图4-24 箐口天坑群、洞穴群分布简图

后坪冲蚀天坑喀斯特系统位于武隆区东北的后坪乡,毗邻丰都县和彭水县,面积38 平方千米。后坪片区山区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冬季阴冷,常有降雪,区内平均海拔1100 米,年降水量1080 毫米,全年无霜期210 天,湿度78%。(www.xing528.com)

后坪片区的地貌特征与天生三桥片区相似,属缓丘—峡谷地貌,但该喀斯特系统范围内的大部分地表地形与水文都呈现出非喀斯特地区的特征,即沟谷纵横,水文网密布(树枝状),侵蚀地形占优势。具有如此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使得该喀斯特系统在国内外相当罕见而稀有。

后坪天坑喀斯特系统发育于奥陶系石灰岩中,由天坑、竖井、落水洞、地缝式盲谷、化石洞穴、地下河及喀斯特泉等构成。在后坪片区已发现的天坑包括箐口、牛鼻子、石王洞、打锣凼、天平庙等5 个,它们已发展至浩大的空间规模,一般直径和深度都达百米以上,有的甚至拥有地下河或是多层化石洞穴与之“配套”。后坪天坑的最大深度在200 ~420 米之间,坑口面积2.6 万~4.1万平方米,容积3.5 万~10.4 万立方米。其中又以箐口天坑形态最为完美,其坑口呈椭圆形,最大和最小深度分别为295.3 米、195.3 米,自坑口视之,绝壁陡直,天坑深不可测,奇险无比。自坑底仰视,四周绝壁直指天穹,引颈仰视,白云悠悠,天空湛蓝,给人以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感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