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随班就读教育策略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随班就读教育策略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需要创设有利于言语残疾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良好氛围。言语残疾容易受到外界的嘲笑,会造成言语残疾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反过来又增加了矫正障碍的难度。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随班就读教育策略

1.需要接受较长时期的言语矫正训练。言语障碍的矫正周期长,技术性强,难度也大。一方面需要安排专门的矫正时间进行针对性的矫正训练,如果有专门的言语矫正师负责或参与更好。另一方面,教师可将矫正工作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对发音不准的学生让他们注意听同学的讲话,并对照模仿;对声音小的学生则鼓励其大声说话;对习惯大喊大叫的学生要进行降音训练;对口吃学生进行言语节奏的练习,抓住无口吃的现象及时予以表扬和强化,并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在公开场合讲话,帮助其克服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为此,在同桌的安排上必须选择说话声音明亮、清晰、语音语调标准的同学。

2.需要创设有利于言语残疾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良好氛围。言语残疾容易受到外界的嘲笑,会造成言语残疾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反过来又增加了矫正障碍的难度。所以需要为他们营造一个比较和谐的、融洽的、轻松的学习氛围,不让障碍儿童在团体生活中感到压力;教师要教育正常儿童尊重他们,不嘲笑、不模仿其幼稚的语言或发音的异常,使言语残疾儿童被班上同学所接纳;同时不断鼓励言语残疾儿童树立克服障碍的信心。

3.需要制造言语残疾学生想要说话的情境。利用电话游戏、录音机游戏、捉迷藏游戏等活动,引导言语残疾学生说话;通过小团体组织,增进言语残疾儿童和玩伴之间的交流与说话的机会。

4.需要给予较长的等待时间。存在言语障碍的学生有时需要更长一些的时间来组织和表达对问题的回答。比一般情况下多等待三四秒的时间可以让这类学生有机会将问题回答出来,并且在学生回答时,不要打断或催促。

5.需要将多步的指令分解成较小的部分。对于存在言语障碍的学生来说,遵循教师复杂的、需多步完成的指令是很难做到的,如“把你的作业本放进桌兜里,并且在去浴室前把你的椅子推进去”。为了减少学生的挫折感并为学生遵循指令创造更多的机会,请将指令分解为更小的步骤,例如:(www.xing528.com)

第一步:将你的作业本放进桌兜里。

第二步:站起来并且把你的椅子推进去。

第三步:现在你可以去浴室了。

在学生顺利完成每一步之前不要提出新的指令。当学生可以始终遵循较短的指令时,你就可以开始给出较长的指令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