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武帝对公孙弘的肯定和徐悲鸿的豁达

汉武帝对公孙弘的肯定和徐悲鸿的豁达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武帝听了公孙弘这一番话,认为公孙弘为人谦让,不与汲黯纠缠计较,值得肯定和褒奖,从此,对公孙弘更加信任。公孙弘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毫不辩解,全然承认,这是一种胸襟,也是一种智慧。品格传承徐悲鸿豁达面对指责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有一次,徐悲鸿办画展,众人纷纷赞扬他的画。徐悲鸿惭愧地承认疏于写生,并对老农表示深深的感谢。

汉武帝对公孙弘的肯定和徐悲鸿的豁达

经典诵读

——西晋·陈寿三国志·秦宓传》

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清·金缨《格言联璧》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明·洪应明《菜根谭》

品格故事

豁达对指责

公孙弘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大臣,是西汉建立以来第一位以丞相封侯的人。他在职期间,广招贤士,关注民生,并为儒学的推广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公孙弘还是一个豁达的人,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公孙弘年轻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所以他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即便是后来做了丞相,也依然保持着这种习惯,那就是坚持每次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也只盖普通棉被。(www.xing528.com)

这本来是个人生活习惯问题,没想到却引起了另一个人的不满。这个人名叫汲黯,他与公孙弘同朝为官,彼此很熟。有一天上朝的时候,汲黯向汉武帝参了公孙弘一本,当面批评他身为丞相,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吃一个荤菜,只盖普通棉被,并不是诚心节俭,而是另有目的——沽名钓誉,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

汲黯所说究竟对不对呢?汉武帝想弄个水落石出,便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事实吗?”

这种情况下,一般人都会大喊冤枉,心里也许还会大骂汲黯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是,公孙弘并没有这样。他心平气和,坦然答道:“回陛下,汲黯说得一点没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吃一个荤菜,只盖普通棉被,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一样,确实是故意装得清廉,沽名钓誉。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

汉武帝听了公孙弘这一番话,认为公孙弘为人谦让,不与汲黯纠缠计较,值得肯定和褒奖,从此,对公孙弘更加信任。

公孙弘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毫不辩解,全然承认,这是一种胸襟,也是一种智慧。如果不是豁达之人,公孙弘是不会有这样一番表现的,说不定他还会在朝堂之上当面与汲黯争吵,其结果只能是互相毁损,两败俱伤。正是因为性格豁达,公孙弘选择了一种很恰当的方式,能坦然面对指责,然后化被动为主动,为自己赢得了尊重。

品格传承

徐悲鸿豁达面对指责

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有一次,徐悲鸿办画展,众人纷纷赞扬他的画。这时有个老农上前对他说:“先生,你这幅画里的鸭子画错了,你画的是麻鸭,雌麻鸭尾巴哪有这样长的?”众人一看,原来是徐悲鸿新作《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画中雌麻鸭尾羽卷曲如环。

听到老农的话,徐悲鸿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高兴地问老农,错在哪里。老农说雄麻鸭羽毛鲜艳,尾羽卷曲是有的;雌麻鸭羽毛麻褐色尾短,画错了。徐悲鸿惭愧地承认疏于写生,并对老农表示深深的感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