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浓厚血缘与地缘观念:单姓村庄里村民的独特特征

浓厚血缘与地缘观念:单姓村庄里村民的独特特征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由单一姓氏组成的村庄里,村民们既是同一肇基始祖衍传下来的宗亲,同时又是居住在同一地理区域里的乡亲。在这样的单姓村庄里,普遍存在着厚重的宗族文化,人们都比较重视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

浓厚血缘与地缘观念:单姓村庄里村民的独特特征

在福建各地的许多农村中,都存在着全村一个姓、人们长时间聚族而居的社会现象。这种情况必然会强化和浓厚村民思想意识里的血缘、地缘观念。

在这种由单一姓氏组成的村庄里,村民们既是同一肇基始祖衍传下来的宗亲,同时又是居住在同一地理区域里的乡亲。大家既有血缘关系,又有地缘关系。现在还有一些村民打破过去同姓不能通婚的传统,通过联姻而结成了姻亲(亲戚)。使全体村民彼此之间,都形成了乡亲、宗亲,乃至姻亲这样层层叠加、十分密切的社会关系。因此,在这种传统的农村社会里,村里的人互相牵扯起来,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关系。宗亲、乡亲、姻亲这些血缘和地缘关系的纽带,把大家彼此交叉重合地联系在一起。这种情况也必然使村民(宗亲)之间,都会有一种比较深厚的感情。

在这样的单姓村庄里,大家也都清楚各自在族(村)里所处的辈分,以及自己和族(村)里其他人的辈际关系。如果在路上遇到年纪比自己大的宗(乡)亲,打招呼时就会根据对方的辈分,在其名字或其丈夫的名字之后,加上“叔(叔公)”“婶(婶嬷)”,或者“哥”“嫂”“姐”等称谓,使之成为“XX叔(叔公)”“XX婶(婶嬷)”“XX哥”“XX嫂”“XX姐”……一旦其中有人遇到困难和问题,村里的宗(乡)亲们都愿意伸出援手,给予他各种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每逢其中的一家举办嫁娶或丧葬等大事时,人们也都会主动地前往他家里,尽心尽力地帮其操办各种事务,而不会收取任何的报酬。(www.xing528.com)

在这样的单姓村庄里,普遍存在着厚重的宗族文化,人们都比较重视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因此,各个宗族在定居和繁衍发展到若干代之后,族中就会有一些具有社会名望的热心人士,出来组织大家进行族谱的编修。以后,只要是在社会安宁稳定的正常年代里,村里的人都会定期地(一般是40年)组织增修一次族谱,以继续梳理本宗族在这期间的代际脉络,让本宗族繁衍发展的历史记载能够延续下去,而不会出现中断不继的缺憾。与此同时,村里的宗(乡)亲们还会踊跃地捐款集资,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大祠堂,在里面供奉本宗族肇基始祖及其后历代祖先的牌位。以后每隔一段时间,人们就会对它进行局部整修或重新翻盖,使它成为本宗族(村)全体宗(乡)亲心灵寄托的神圣殿堂。而且,为了缅怀先祖的开疆拓土之功,感恩前辈的养育泽被之德,人们还会每年都在这座堂皇气派的大祠堂里,举办隆重的祭祖典仪。大家通过修谱牒、建祠堂和祭拜祖宗等举措,让族(村)里的宗(乡)亲们追本溯源,铭记本族(村)的历史,不断强化宗(乡)亲思想意识里的血缘和地缘观念,从而使大家能够凝心聚力,和睦团结,以冀望族(村)兴旺发达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