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终结拖延症,高效完成事务

终结拖延症,高效完成事务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而易见,上述的这些情形,都是陷入了完美主义的泥沼。心理学家称,完美主义者拥有一套自己的思维观念,期待一次性完美地完成一项工作。很多事情,要先完成,再追求完美。换句话说,抱着“完成比完美靠谱”的心态,很多事情反倒更容易做成,因为没有完美主义的心结作祟。先本着如何把一件事情按部就班地完成,再去思考如何完善、力求更好。

终结拖延症,高效完成事务

Noah原来是一个专栏作者,后来听朋友说,做编剧更有前途,他就报了一个学习课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Noah自诩对情节的掌控能力很强,认为将来自己写的作品肯定能大红大紫。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对自己的要求也变得更为苛刻,不允许自己的作品出现瑕疵。在他看来,有瑕疵就意味着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作为一个新手编剧,Noah一方面对自己的才能深信不疑,另一方面又有些担心。他害怕,自己的作品交给影视公司,而对方却不是伯乐,不懂得欣赏,那样的结局是他难以接受的。如果被拒绝,就代表他没有能力,而他所谓的“才子”的头衔,也只是浪得虚名。

Noah陷入了矛盾中,并在纠结中拖延。他拖延写剧本,拖延把作品递交给影视公司。所有的工作,还停留在“等我写好,定能一鸣惊人”的状态中。至于剧本什么时候能问世,连Noah自己也说不出来。

生活中,像Noah这样的人有很多:着手准备某件事情前,认为计划不周密,为了完善计划,事情迟迟未开始;收到领导的某项任务,为求证方案中的某个观点,延误上交任务的时间;原计划是两小时内修改三篇稿子,为追求高质量,最后只反复修订了一篇稿子。

安妮是一位全职太太,不久前刚过完36岁的生日。她一直在坚持给皮肤做保养,但脸上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岁月的痕迹,她曾经引以为傲的完美身材也渐渐变得臃肿。一天,安妮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变形走样的身材,心里不由得烦躁起来。她决定减肥,准备用三个月,瘦到以前的样子!

安妮在网上找了大量的减肥方法,还买了瑜伽垫、跑步机等健身器材。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却没有见她执行计划。问及原因,她说:“我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果锻炼后减肥效果不大,我宁愿不开始。”越是拖延,安妮的心情越焦躁。她对自己的行为既气愤又愧疚,精神越来越颓废,后来还生了一场大病。

显而易见,上述的这些情形,都是陷入了完美主义的泥沼。心理学家称,完美主义者拥有一套自己的思维观念,期待一次性完美地完成一项工作。但我们都明白,世上不存在完美,也很难一次性完美地做好某一件事。如果过分强调完美,往往会一事无成,因为无论你怎样做,始终都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www.xing528.com)

高效率的成功人士都坚信一个准则:“对工作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首先得保证任务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不在任何一个环节上耗费大量宝贵时光。”

很多事情,要先完成,再追求完美。一篇优秀的稿件,往往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先完成初稿,再在初稿上进行修订完善;一副惊艳的画作,也不是一笔勾勒出来的,要先把图案描摹成型,再填涂色彩给予生气,最终修饰调整。换句话说,抱着“完成比完美靠谱”的心态,很多事情反倒更容易做成,因为没有完美主义的心结作祟。

那么,如何避免形成过分追求完美的心理呢?

·常怀宽容之心

宽容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的态度,既能够陶冶情操,也能够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安慰。想要不被完美主义绑架,就要学会锤炼出一颗宽容的心,接纳自己的不足、不完美,明白万事万物都有瑕疵,避免误入极端思维。先本着如何把一件事情按部就班地完成,再去思考如何完善、力求更好。毕竟,完成是完美的前提。

·不要过分忧虑

完美主义者习惯在计划上花费很多时间,总觉得“万事俱备”之后,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提前计划和做准备,并没有什么错,但前提是要掌控好时间,最好让准备的时间短一些,然后把更多的时间留在执行上。不要顾虑这样那样的问题,顺其自然地做下去,在问题出现时解决它就行了。太过于担忧和顾虑,就等于活在幻想中,并未活在当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