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流动人口心理健康:聚类结果分析

流动人口心理健康:聚类结果分析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6-4和表6-5进一步采用ANOVA方法检验四种文化适应状态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存在差异,首先结果显示融合型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水平最好,而边缘化型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水平最差。聚类分析结果和ANOVA检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研究假设,Berry的双向文化适应模型适用于中国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心理健康:聚类结果分析

本章依据Berry理论模型,使用K-means聚类将流动人口按照主流文化差异程度和家乡文化保持程度聚类为四类人群,融合型流动人口数量最多,其次为同化型和分离型,人数最少的为边缘化型(表6-3和图6-2)。表6-4和表6-5进一步采用ANOVA方法检验四种文化适应状态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存在差异,首先结果显示融合型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水平最好,而边缘化型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水平最差。聚类分析结果和ANOVA检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研究假设,Berry的双向文化适应模型适用于中国流动人口。

此外,不同文化适应状态的流动人口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表6-4结果显示处于融合型文化适应状态的流动人口有着最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此类型流动人口中户籍地为西部地区的流动人口比例相对于其他类型最多,而来自东北部的最少。在工作地点方面,融合型流动人口在城乡接合部工作的比例最高,并且最多比例的融合型流动人口有固定工作,并有着最高的自评社会经济地位和自评受尊重程度。此外,在四种文化适应状态的流动人口中,融合型流动人口的流动时间最长。

表6-3 流动人口文化适应聚类结果

图6-2 流动人口文化适应聚类图

表6-4 流动人口不同文化适应状态组间差异分析

(续表)

表6-5 多元方差分析检验系数

对同化型文化适应状态的流动人口而言,和其他三类文化适应状态流动人口相比,其户籍地为东部和东北部的占比最高,中部的占比最低,跨省流动占比最低。同化型流动人口在农村工作和居住的占比也最低,同时其邻居中本地人占比最高。在现住房方面,相较于其他类型流动人口,同化型流动人口已购住房比例最高,租住私房比例最低。在个人社会经济属性方面,同化型流动人口平均年龄最小,女性占比最高,并有着最高的家庭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同时城市户口占比也最高。在流动特征属性方面,同化型流动人口中打算在流入地长期居住的占比最高。(www.xing528.com)

分离型流动人口在四种文化适应状态流动人口中有着最差的平均心理健康水平,此类型中户籍地为东部地区的占比最低,户籍地为中部地区的占比最高,此外跨省流动人口占比也最高。在工作地点方面,相对于其他三种类型的流动人口,分离型流动人口中在城乡接合部工作的流动人口占比最低,在农村工作的占比最高。同时分离型流动人口在农村社区居住的比例也最高,并且其邻居中本地人占比也最低。在住房类型方面,分离型流动人口中在流入地购房比例最低,租住私房比例最高。在个人社会经济属性方面,分离型流动人口平均年龄最大,已婚人口占比最高,但同时失业率也最高,受教育程度最低,农村户口占比最高和自评受尊重程度最低,并有着最低的居留意愿。

边缘化型流动人口中户籍地为西部的流动人口占比为四种文化适应状态流动人口中最少的,户籍地为东北部的占比最高。在工作地点方面,边缘化型流动人口在城乡接合部工作的流动人口占比相对于其他类型而言最高。在个人社会经济属性方面,相较于其他类型流动人口,边缘化型流动人口中男性占比最高,未婚最多,家庭月收入最少,自评社会经济地位最低且流动时间最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