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高手对弈,乐于输赢

与高手对弈,乐于输赢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邓小平与杨小燕邓小平:“与你们一起打牌,我的身价也高了。”她是美籍华人,国际知名的“桥牌女皇”。到了晚年,邓小平对打桥牌更是情有独钟,打牌的技艺也随之日益精湛。他有时还会操着浓重的富有乐感的四川话风趣地说:“打牌要和高手打嘛,输了也有味道。”获悉这一喜讯,翁心梓夫妇和杨小燕都兴奋无比,其中最为兴奋的是翁夫人。

与高手对弈,乐于输赢

——邓小平与杨小燕

邓小平:“与你们一起打牌,我的身价也高了。”

杨小燕:“在牌桌上,我们之间像普通的朋友。他和气得不得了,和他相处,不会感到他是大领导。他为人很谦虚,很热情,生活习惯也非常简单。”

杨小燕的名字,许多桥牌爱好者并不陌生。她是美籍华人,国际知名的“桥牌女皇”。七十年代以来,她在美国和世界各种桥牌大赛中,共荣获一百多个冠军称号,并作为主力队员,为美国奥林匹克女子队获世界冠军立下汗马功劳。数十年来,杨小燕雄霸牌坛,踏遍江湖无敌手,她参加了上百次的桥牌赛,但令她毕生难忘的却是和邓小平在一起打牌的那次经历。

说起杨小燕学习桥牌并扬名于世,还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她于1930年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门第。其父杨开道曾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大片领土沦陷,杨小燕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她的青少年时代。18岁时,她离开上海赴美学医,后定居美国。她的丈夫魏重庆曾任美国桥牌队队长和教练,因研究出风靡世界的“精确体制叫牌法”而名重一时。杨小燕受家庭影响而学习桥牌。有一次,在学习打牌技艺时,她丈夫半开玩笑地问她学习桥牌是不是想当“世界桥牌女皇”,她回答说:“当然愿意啦!”她丈夫鼓励她努力学习,并预言不出10年她定能摘取世界冠军的桂冠。为了潜心研究牌技,杨小燕毅然辞去了纽约一家医院院长的职务。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到70年代,杨小燕便终成大器而闻名遐迩,并登上了“桥牌女皇”的宝座。

而邓小平打桥牌完全是业余爱好。他是在五十年代学会打桥牌的。此后,他便喜爱上了这项活动,一有空闲,便约上几个人切磋牌技,这已成了他工作之余有效的休息手段。

到了晚年,邓小平对打桥牌更是情有独钟,打牌的技艺也随之日益精湛。同他一起比赛的同志都说,在打桥牌时,他思路敏捷,与牌友密切配合,叫牌果断,攻守自如,出奇制胜,以神机妙算来掌握桥牌桌上的主动权。邓小平自己也说:“唯独打牌的时候,我才什么都不想,专注在牌上,头脑能充分地休息。”

1981年,世界桥牌记者协会给邓小平颁发了桥牌荣誉奖,称他为世界上对桥牌贡献最大的人。一些外国人还亲切地称他为中国的“高级桥牌迷”。1984年,《纽约时报》刊登了美国桥牌专栏作家艾伦·图斯高的一篇权威性文章,其中这样写道:“世界上许多历史伟人都是桥牌迷,例如,艾森豪威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等待盟军北非登陆的消息时,也没有忘记挤出时间玩一局桥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二次大战爆发后英军参战时,仍念念不忘打桥牌。中国的邓小平主席更不例外。”

的确,邓小平在桥牌桌前展示了他运筹帷幄的风采,由此人们也不难想象他在战争年代统率精兵决胜疆场的凛凛威风和雄姿。他有时还会操着浓重的富有乐感的四川话风趣地说:“打牌要和高手打嘛,输了也有味道。”

1981年,上海举办国际桥牌友好邀请赛,共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城市20余个队报名参加。美国的旧金山、纽约、休斯敦3个城市,在翁心梓先生的鼎力促成下组成4个队,由杨小燕任总队长,于3月3日乘飞机抵北京,准备参加这次邀请赛。翁心梓是国民党元老翁文灏的侄子,在纽约万源公司任董事长。在京期间,翁心梓、杨小燕提出:希望能够与邓小平会面,或打一次桥牌,以慰平生仰慕之情。中国桥牌协会会长荣高棠当即向邓小平汇报了他们的请求,邓小平欣然允诺,并定于3月4日晚上与他们一起打桥牌。获悉这一喜讯,翁心梓夫妇和杨小燕都兴奋无比,其中最为兴奋的是翁夫人。翁夫人李道基是晚清时期重臣李鸿章的曾孙女。她花费了整整半天时间寻购《邓小平选集》。可惜的是,当时《邓小平文集》尚未出版问世,尽管她跑遍了北京的几乎所有书店,却未能如愿以偿,不得已,只好买了《周恩来选集》上、下集。同行的人对她为何迫不及待地要得到《邓小平选集》而结果买了《周恩来选集》大惑不解,翁夫人对自己的行动也守口如瓶,谁也不肯告诉。(www.xing528.com)

3月4日下午5时,荣高棠为美国桥牌队举行欢迎宴会,翁夫人便乘此机会打开《周恩来选集》下集,请大家在扉页上签名,穿梭往来,忙得不亦乐乎。宴会后,他们兴冲冲地赶到养蜂夹道体育俱乐部,等待着邓小平的到来。

3月4日晚,是杨小燕永远难忘的日子。在这天晚上,她第一次见到了邓小平。8时许,只见邓小平容光焕发,面带微笑地步入会见大厅,“欢迎,欢迎,欢迎大家”他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亲切地问候着。客人们都深为邓小平这种谦逊不已的精神所感动。这时翁先生接过话题对邓小平说:“久闻您牌艺很高,今天有机会和您同桌打牌,感到万分荣幸。”邓小平听后笑了笑,谦虚地说:“太夸奖了。你们才是世界名将,与你们一起打牌,我的身价也高了。”话音一落,笑声四起,大厅的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这时,只听荣高棠轻轻说了声“打吧!”随即安排邓小平与翁先生结对、杨小燕与当时任铁道部部长的北京知名桥牌选手丁关根搭档。不料,杨小燕微微一笑,说:“我提个意见好吗?”邓小平听了,温和地说:“行!”接着,杨小燕不慌不忙地说:“我们回来一次不容易,与您打牌更不容易,能不能我与您结对?”邓小平用他浓重的四川口音对杨说:“好嘛!这样更能提高我的牌艺。”喜上眉梢的杨小燕便问邓小平使用何种叫牌法。邓小平风趣地回答说:“当然是精确叫牌法喽。”当晚,大家牌兴很浓,一直打到晚上11点多。打牌结束后,正当邓小平将要向大家告别时,预先有准备的翁夫人这才亮出了自己的“底牌”,连忙从包内取出《周恩来选集》上集,双手递到邓小平面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敬请邓小平在扉页上签名留念。邓小平欣然在书的扉页上写上“邓小平”三个大字。此时,杨小燕恍然大悟,但又后悔不迭,连忙手忙脚乱地在提包里寻找开来,看她急成那样,大家都替她感到惋惜。幸好杨小燕找出了一份她丈夫开设的轮船公司的介绍书,邓小平也高兴地在这份介绍书的反面为她签了名。杨小燕这才转忧为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会见结束后,杨小燕激动不已。邓小平在桥牌桌前展示出来的坚定、果断、明智和自信心,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非常赞赏邓小平的打牌技术,她对记者说:邓小平的牌技可不仅仅是业余水平的,够得上专业水平了。

在谈到对邓小平的印象时,杨小燕说:

“这是一位令人感到非常有兴趣的人物。在牌桌上,我们之间像普通的朋友。他和气得不得了,和他相处,不会感到他是大领导。他为人很谦虚,很热情,生活习惯也非常简单。如果与里根相比,邓小平最怕出风头,里根最喜欢出风头。”

邓小平不仅在牌桌前展示出了他的满腹韬略,而且他的懿德风范更令杨小燕所称颂,后来,她逢人便说:

“桥牌就是一座桥,通过这座桥,把成千上万的海外赤子之心与伟大祖国的命运连结在一起了。”

的确,在桥牌桌前,邓小平总是那样平易近人地与来访的友人一起娱乐,其雅量高致深为人们所称道,世界桥坛也都为有这样一位身居高位却毫不颐指气使的桥牌爱好者而引以为豪。1985年,由法国桥协举办的埃普森桥牌赛规模空前,世界各地有几十万人参加,仅中国赛区就有一百对高手应战。法国方面有关人士向新闻媒介宣布,技术人员在邓小平的寓所内安装了一个电脑系统,配备了一个录像显示终端机,使邓小平能够与法国巴黎的统筹中心直接联络。邓小平当时正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外国友人,谈到这次桥牌赛,他笑了笑依然操着人们所熟悉的四川口音风趣地说:“我的桥牌打得不错呀!不过这次比赛要拿冠军或亚军就没有希望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