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概述 - 提供的卫生法律法规导读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概述 - 提供的卫生法律法规导读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卫生部建立协调机制,做好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保证输血治疗质量。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概述 - 提供的卫生法律法规导读

卫生部于2012年6月7日公布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用于规范临床用血,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具体执行事项的规定和细化,进一步完善我国血液管理的法规体系。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节约用血的新型医疗技术。三级医院、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开展自体输血技术,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提高合理用血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机构应动员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自体输血技术,提高输血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积极推行成分输血,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开展互助献血工作。血站负责互助献血血液的采集、检测及用血者血液调配等工作。

一、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组织与职责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将其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一)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设立

卫生部成立临床用血专家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

(1)协助制订国家临床用血相关制度、技术规范和标准;

(2)协助指导全国临床用血管理和质量评价工作,促进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3)协助临床用血重大安全事件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4)承担卫生部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管理的其他任务。

卫生部建立协调机制,做好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保证输血治疗质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省级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指导、评价和培训等工作。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制度。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为临床用血管理第一责任人。

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主任委员由院长或者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开展输血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医务、输血部门共同负责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并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1)认真贯彻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订本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2)评估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

(3)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4)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

(5)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www.xing528.com)

(6)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

(三)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监督管理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二、输血科(血库)

输血科主要负责临床用血的指导和技术实施,其目的是以临床医疗的需求为中心,确保血液质量、保障输血安全,节约血液资源,满足临床用血的安全与需求,保证医院医疗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一)输血科及血库的设立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临床用血需求设置输血科或者血库,并根据自身功能、任务、规模,配备与输血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设施、设备。不具备条件设置输血科或者血库的医疗机构,应当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临床用血工作。

(二)输血科及血库的主要职责

(1)建立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临床合理用血;

(2)负责制订临床用血储备计划,根据血站供血的预警信息和医院的血液库存情况协调临床用血;

(3)负责血液预订、入库、储存、发放工作;

(4)负责输血相关免疫血液学检测;

(5)参与推动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

(6)参与特殊输血治疗病例的会诊,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咨询;

(7)参与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的调查;

(8)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参与开展血液治疗相关技术;

(9)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