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都市习惯法:法律重要渊源与有效实施保障

都市习惯法:法律重要渊源与有效实施保障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类型法律的产生方式是不一样的,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律是立法机构经由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33]因此,让习惯法在法律的产生中居于重要的法律渊源地位,则其就能在立法或国家的制度建构中发挥有效作用。有法不依,等于无法,法律实施关乎法律的生命,而这一生命的质量,则取决于其实施的效果。成文法无论在制定时考虑得如何周密,当其面对社会现实都可能会捉襟见肘,缺漏不断。

都市习惯法:法律重要渊源与有效实施保障

不同类型法律的产生方式是不一样的,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律是立法机构经由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便如此,一部法律的产生过程,与其说是制定,毋宁说是生成。如同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棵植株所经历的一切那样,法律也需要其赖以生长的社会土壤,其中少不了的就是原本存在于社会中的习惯法。立法者在制定任何一部法律时,都不会无视既已存在的相关习惯法,民商经济类法律的制定尤其如此。他们需要从既有的习惯法中汲取拟立法律的规范资源,或者是其形式,或者是其内容,或者二者得兼。在此,习惯法在资源性要素意义上成了法律的渊源。[32]法律实践证明,具有习惯法法源基础的法律,其在实施过程中被社会民众的接受程度和适用效果都要好得多。这就是为什么我国清末及民国时期的立法过程中,政府都曾进行过大规模的习惯法调查,并以调查结果作为制定相关政策法律的依据的重要原因。[33]因此,让习惯法在法律的产生中居于重要的法律渊源地位,则其就能在立法或国家的制度建构中发挥有效作用。而具有习惯法基础的法律的适用过程,就其内在方面而言,也是习惯法作用于社会的过程。

有法不依,等于无法,法律实施关乎法律的生命,而这一生命的质量,则取决于其实施的效果。换言之,法律不仅要实施,还应当有效地实施,才能实现其目的、体现其价值。在具体表现为执法、司法及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守法的法律实施活动中,习惯法又当如何发挥其作用及体现其价值呢?从规范本体的角度,习惯法可以在弥补法律的漏洞或者功能缺陷方面发挥作用。成文法无论在制定时考虑得如何周密,当其面对社会现实都可能会捉襟见肘,缺漏不断。此时灵活多样、无处不在的习惯法则正好可以在这些缺漏间发挥作用,弥补法律的不足,从而使社会关系的调整、社会秩序的维系有据可循。从规范适用对象的角度,习惯法可以调整法律无法企及的社会领域。比如人们之间的思想关系、情感关系、宗教信仰关系、社会组织内部的关系等,都不适合法律调整,但却不排除习惯法的适用。从规范适用效果的角度,习惯法与法律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法律适用的效果,提高法律事务的处理质量,进而提高法律适用的社会效果和人们的认同程度。这种结合的效果在社会纠纷的解决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目前我国司法机关所倡导和应用的能动司法、诉调对接以及ADR机制等,其在规范依据方面都注重法律和习惯法的结合,而其目的则均在于实现规范适用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